2004-08-10 19:05:43Wolf

無重力環境讀寓言──關於《外星童話》

閱讀寓言時最可怕的,就是在故事最後出現了「故事小啟發」之類的附加說明。

也許這會是讓「看熱鬧的外行人」變成「看門道的內行人」而增加的入門守則,但事實上更有可能是扼殺閱聽者天馬行空想像力的框架。把隱喻說得太明顯的故事大約不會是個好的寓言,閱聽者開始向前行走卻發現只是條無趣的單行道;而喻意層層疊疊藏在寓言皮下卻沒照顧好寓言長相的那種,說穿了只是個讀來無味的故事而已。

幸好,《外星童話》並沒有上述的毛病。

從序章的小行星克里梅特開始,《外星童話》依序帶領我們遊歷了十七個小行星:有時採取一種導遊的態勢,有時敘述發生在該星球裡的某個故事,有時記錄星球某種特殊生活型態的形成過程,有時則追溯該星球居民成長時所經歷的某個傳奇。這些行星似乎都與我們熟悉的地球相仿,但又因在發展的某個節點岔了開去,以致生出不同的風景。

於是熟稔的道具搭造出了特異的情節,便成了反指回現實的寓言。

掙出大氣圈,我們到了人人可以飛翔的星球;在由街道構成的行星上,人們忘了屋舍有什麼作用;在某個星球生活的時候,我們可以隨意進入別人的夢境;而在另一個行星上,因為網路發達的緣故,人人都失去了記憶。沒有任何明白條列的思想教規,沒有任何單一指向的啟發目的;所有的故事在經歷了失重的太空旅程之後,在異地行星自顧自地生成,自顧自地美麗。

在無重力環境讀寓言,《外星童話》,其實可能指向任何終點。

04081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