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2 01:44:07黃連順會長

武術傅承篇

圖片:黃連順教練指導學生鄭道筠武術基本功
武術之功效
少年武術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理論基礎,徒手和器械之攻防動作為主要的鍛練內容,內含:功法運動、套路 運動、格鬥運動三種運動形式。可強健體魄,改善體質,預防感冒及過敏;增強免疫力,改善視力,防身自衛;訓練手腦身心平衡及協調,反應敏捷,注意力集中和穩定,習武間能培養崇尚武德,尊師重道,修身養性;特殊的武德教育可規範品德。

中國武術的基本特徵
武術的傳統性,首先表現在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上。中國文化對武術的影響,不僅是武術自然地接受文化環境影響,而且更重要的是歷代武術家自覺地運用中國傳統規範技法,闡述原理,達到了文武合一,交融一體的程度。如內外合一的技法原理,內外兼修的修煉原則,內外互導的訓練原則,映現著鮮明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色彩。 競技性
武術的技擊方法和內容,有著自身發展的本質特徵及原因。從武術的技擊角度來看,武術是「具則剛柔並濟之道,虛實攻守之學」、「始以至實用」的技擊之術,技法成為武術最突出的特徵。武術的技擊方法,攻防技術的運用,是通過身體的運動來實現的。其特點是,通過動靜變化規律來體現千變萬化的技法。古代中國人的奇正相生、快慢相間、虛實分明的動靜觀成為武術技擊的技術原理,也決定了武術的運動風格,因而武術講求方法巧妙運動,倡導巧力而斥拙力,這與西方的競技體育思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西方競技體育崇尚一種力的強者哲學,主動進攻,快者贏,強者勝,有力打無力是其表現形式,通過一決勝負體現個體力量的外在征服。武術技擊的特徵是「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小力勝大力」,「以弱勝強」,這與西方體育思想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文化性

  武術是中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身體文化的一個突出表現。作為一種文化活動和文化現象來說,它依賴于中國文化的整體發展。隨著中國社會生活和相應文化本體的歷史演變,武術本身也隨之發生了形態的變化。自近現代傳統武術走上了體育化的道路以來,由於基於競技比賽與養生自娛或防身自衛的不同職能,當代的專業武術與民間武術也有一個明顯的界限。這樣也就產生了中華武術走向世界的兩條不同的路線,即體育競技路線和文化交流路線,這也決定了中華武術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充分體現了它多元化的價值功能。

台灣精武體育會學員:王敬宜.奇門兵器—少林扇鐵扇功
台灣精武體育會學員:梁孟巧--少林童子功朝天蹬
《黃連順會長“武術”傅承篇》***六合槍 介紹 1.朝天槍 2.滴水槍 3.群攔槍 4.中平槍5.靈貓撲鼠 6.鐵牛耕地 7.伏虎式 8.偷步三扎槍 9.摔把輪槍 10.攪槍抱琵琶 11.中平扎槍 12.泰山壓頂13.劈扎挑搶 14.蓋步三扎槍 15.摔把輪搶 16.攪槍抱琵琶 17.中平扎槍 18.擼槍 19.砑蓋扎槍
20.托刀勢披槍21.闖鴻門槍 22.二郎擔山 23.解甲砑蓋扎 24.回頭輪槍
25.三撩槍 26.纏槍扎 27.摔把槍 28.回馬槍
29.輪槍 30.架槍 31.靈貓撲鼠 32.鐵牛耕地
33.撥草尋蛇 34.青龍三擺尾 35.抱琵琶 36.收槍
《黃連順會長“武術”傅承篇》二十四短棍(打狗棒法) 1.右架打 2.左架打 3.進步掛劈 4.翻身掛劈 5.右掛劈 6.左掛劈

7.左後撩轉劈 8.右撩劈 9.上步掛打 10.護身纏打 11.背步撩打 12.順手劈打

13.左後轉滾打 14.右滾打 15.盤步攔打 16.上步架掃 17.上步右掛劈 18.原步左掛劈

19.左後轉搖打 20.右後轉搖打 21.左下掃打 22.右上掃打 23.背步纏打 24.側步反劈
武術金牌教練-黃連順 2006-11-06 08:52:42

台灣精武體育會學員:鄭道筠.武術基本功.真棒! 王敬宜.奇門兵器少林扇鐵扇功.真棒! .梁孟巧--少林童子功朝天蹬.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