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無用的微妙平衡——[莊子與你]67
支離疏者,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挫鍼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支離攘臂而遊於其間;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鐘與十束薪。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人間世〉第六段)
莊子連續幾段都在談無用之用才是大用。我們當然要諒解莊子處在戰國那大亂之世,不但人命危淺,維持生存普遍成為優先的考慮;更由於人文理想失落,道德仁義反成為追逐名利的藉口,遂使得人心也被假仁假義所嚴重傷害。所以莊子才呼籲世人要放下所有借道德榮譽為名的名利鬥爭,回歸真誠素樸的自我,自由悅樂的人生。其實回看二十一世紀的當代社會,情況又何嘗不然?小至學生爭分數擠名校,大至政客們刀刀見骨的權鬥,我們就該對莊子之言深有同感了!
當然,強調無用之用,並非否定有用之用,僅就形軀素樸的謀生而言,一些知識技能還是必要的。我們當釐清的只是:你是單純利用這些知能去謀生?還是誤用這些知能去權鬥?知能無罪,只看你是善用還是誤用罷了!若是善用來謀生,那使用種種知識能力一定會適可而止;但若是誤用濫用來誇耀自我,就一定會無所不用其極。試看現代人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過度消費,不正是如此嗎?
在第四段,莊子已通過櫟要担任起碼的社樹(地標)以獲得生存的憑藉來指出這一點。在本段,則更通過支離疏充分說明有用無用的微妙平衡:
有一個名叫「阿疏」的人,因為他的形體太不正常了,簡直到支離破碎的地步,所以綽號就叫「支離疏」。他的形體破碎到什麼地步呢?因為駝背得太厲害,以致下巴都埋在肚臍眼了;同時雙肩看起來也就比頭頂還高,本該垂在後腦勺的髮髻也因此整個朝天了;甚至連內臟的血管都凸顯在背部皮膚之上(我們不妨用「靜脈曲張」來連想),連雙腿都和肋骨連成一塊兒了!
但他雖然形體怪異,可還是有謀生能力的,幫人用針線縫補衣服(「緘」同「針」,「繲」同「線」),也可以養活他自己;替人占卜算命(「鼓筴」是鑽龜甲算筮草的動作,「播精」是解說卦辭籤詩中的精義),更可以養活不少人。但若碰到打仗,君王要徵兵,他卻因體位不及格免役,大刺刺走在街上也不怕被抓去當兵。碰到政府有重大工程要徵人去做,他也一樣因有重大傷病而免徵。有時碰到君王要救濟傷病的弱勢族群,他也照例可以領到一份,如三石米(「鍾」是容量名,其量說法不一,今姑以大家熟悉的「石」示其意)一束柴。
連身體的支離無用都足以保全生命,安享天年。何況是心靈自覺地放下一切執著呢?那就更足以保全我們的精神,讓我們即使在大亂之世,心境都依然能常保自由悅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