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執著,價值世界便顛倒——[莊子與你]37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齊物論〉第五段)
〈齊物論〉中有關道與言的詭譎相即關係,已經藉三、四兩段把最重要的基本義理予以鋪陳了!以下三段就特別針對這靈活而脆弱的詭譎相即關係,到底是為了什麼緣故而受到破壞?做了關鍵性的提示。我們的確須要知道問題點在那裏,才好及早預防或對症下藥加以療癒啊!
當然,如何將這關鍵性提示有效表述,也須要有善巧的語言設計。在第五段一開始,莊子就針對「知」這種人心的活動,區分出五個階段。然後在這漸進的階段活動中,逼近問題點、點出問題點,好幫助讀者及時警覺。
第一階段可稱為「無知之知」,即所謂「以為未始有物」,亦即是知之始。這時完全不出現(或取消了)任何知的對象,當然知的活動也就無從進行。這時只有知的能力或可能潛存在內,也就是道家思想中「無」或「道」的層境。這是一切「有」的根源,故說至矣盡矣。
第二階段可稱為「整體之知」,即所謂「以為有物而未始有封」。「封」是界限、邊緣的意思。這句話就是說:原則上承認有一個宇宙整體,但其中有那些分門別類的內容?就先不管了!這是知的能力或活動剛發用的知識內容,也就是道家思想中的「有」,一種籠統含混的「有」,也可以稱為「渾沌」。
第三階段可稱為「分別之知」,即所謂「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這相當於科學的認知活動,主要是進行系統性的分類,例如將生物層層分析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等,而組成一龐大嚴密的生物學系統。在此,認知活動是嚴格遵守價值中立,不涉主觀感情這項基本規範的,即所謂「未始有是非」。這時知所對的世界就是知識世界,包括大自然現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現象(社會科學)。
第四階段可稱為「道德之知」,即所謂「是非之彰、道之所以虧」。這時是在素樸的、價值中立的認知活動中,加進了人的感情好惡與價值判斷,遂構成人文世界或價值世界。這時的知也就不是置身事外,僅作旁觀的認知活動,而是參與其中,進行對環境的創造安排的實踐活動了!這可說是人尋求自我實現無可避免的表現。
但也就在這裏,一項本質危機就出現了!原來道德實踐的創造活動須基於自覺的心靈,如果心靈不夠自覺,藉物緣以自我實現就會變成執著某一物以自我認同;創造也就會變質為破壞。既破壞了主體生命的自由,也破壞了整體世界的和諧,此即總稱為「道」的破壞(道之虧),亦即道與言(人為表現)不能相即而反成相妨。而所以生出如此惡果,也不過就源自人心在價值上的一念執著,或莊子所稱為的「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