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又是怎樣解釋自我的?——[自我是什麼東西]19
關於宗教領域的人性理論,除了基督教的亞當吃禁果故事,佛教的心性看法也一樣可以和孟子的理論相印證。
佛教,尤其是傳到中國後得到充分發展的真常系佛教,其核心要義就是真常心(主體性)的肯定。佛教的真常心(包括禪宗的自性、華嚴宗的真如、天台宗的一念無明法性心)雖然和孟子的道德主體性有些差異,但僅就主自由的主體性而言則是一樣的,它們也同樣具有覺或不覺(思或不思)的兩面相。這在佛教來說,就是〈大乘起信論〉所謂「一心開二門」。也就是當心覺的時候開真如門,這時看到的是真實清淨的佛世界或華嚴世界;但當心不覺,就開生滅門,這時看到的就是虛妄染污的無常世界。
當然在這裏無常世界可以分化為兩層涵義,就是中性的物理世界(相當孟子的形軀、小體、耳目口鼻之官)與經過心因不覺而執著誤認為我為意義價值之所在的虛妄世界(相當孟子所謂「從其小體為小人」)。若是前者,則一心所開的二門就可以都是覺心所開,只是同時以佛眼看見意義世界又同時以肉眼看見現象世界,而兩世界弔詭地相即為一罷了!
原來佛教早先是先認人生為染污虛妄,其源則來自心識的無明執著,這心識就是八識中的第七識「末那」(意為染),由此執著緣起第八識「阿賴耶」(意為藏,即倉庫、記憶體),這由執著而起的染污世界就稱為「阿賴耶緣起」。後來了解到污染或清淨的關鍵不在世界而在心或自我,所以當迷執的識心轉為明覺的智心(即所謂「轉識成智」),這領屬於人心的世界也就由虛妄的苦業世界轉為真實的意義世界了!(即孟子所謂「從其大者為大人」或「思則得之」。)這由真心觀照所成的世界就稱為「如來藏緣起」。
以上有關人生命存在狀態的分析或轉變,完全就是孟子義理中無限性的心落入有限性的身或物之中,是否會為有限性所限的問題。當心不思(不覺),就為物所蔽而成為假我,當心思(覺),就能化物之有限為無限而成為心物一體、身心一體的真我。至於這個由真我所領屬的世界,在孟子與儒家,稱為意義世界、道德世界或人文禮樂世界,佛教則不強調其道德意義而僅稱為清淨世界、華嚴世界罷了!因此佛教的心也只是具有止息虛妄、觀照清淨功能的真如心而非具有創造人生存在意義的道德心或道德主體性。
佛教這種視心之覺與不覺而呈現人生或自我的兩可弔詭性的表示,還有所謂「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當心不覺,就被現實世界的諸般條件牽著鼻子走;當心覺,立刻就恢復成為我所處的世界的主人)。或所謂「前念迷,後念覺,即佛;前念覺,後念迷,即凡夫。」(當心一覺,生命的存在狀態立刻正向翻轉成為佛,當心迷,生命的存在狀態立刻反向翻轉成為眾生。)總之,都無非是強調心是人生真或假、有意義或沒意義的價值根源。
但人事實上常是忽迷忽悟,而真假駁雜糾纏的,人生或自我的存在狀態也因此而不免顯其無窮複雜與弔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