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31 11:07:24一個讀者

電子商務的回憶(九之四)/詹宏志

 

(轉貼)電子商務的回憶(之四)詹宏志 

(本文原載於2012《壹周刊》專欄)


 

就像我的郵購時期一樣,在網路上買東西總是讓我「學到很多知識」。郵購與網購,都是「無店舖零售」的型態之一,消費者並未「實際」看到、摸到販賣的東西,它們仰賴某種媒介上的「陳述」或「表現」。 
 

 郵購產品經過印刷品,網購則通過某個螢幕視窗,它們都能夠有視覺表現和文字陳述。譬如我在Lands' End買一件襯衫,它通過各種可放大、縮小的圖片給我式樣和顏色的感受;再經由文字描述,它向我解釋什麼是Spread Collar(大平領),Straight Collar(小平領)和Button Down Collar(鈕釦領);或者用英式的說法,它們是「溫莎領」(Windsor collar)、「約克公爵領」(Duke of York collar)和「牛津領」(Oxford collar)。我也是通過這些文字描述,才了解布料的種類與剪裁的分野,甚至是各種襯衫穿著的場合…。古時候人們常說「開卷有益」,現在則是打開「瀏覽器」,你已經能夠獲益。
 

 瘋了一陣子在網路上買衣服(主要用的是Lands' End, L. L. Bean, REI三個網站),就發現沒衣服可買了,因為我買的都是戶外活動衣物與用品(包括一張買來十幾年從未用過的營帳),要不就是上班型基本款的襯衫、長褲與外套,既沒有流行時尚的問題,也穿不壞,大部分過了十年都還在穿,添購衣物的理由也就慢慢變得不充分。但我的網路採購實驗熱情還沒有消退,我又開始把好奇心轉向其他的消費項目。
 

 一個有趣的經驗是我跨國買蛋糕的故事。
 

 這個在網路上賣蛋糕的店家叫「柯林街烘焙坊」(Collin Street Bakery),是位於美國德州達拉斯(Dallas, Texas)附近一個小鎮裡的蛋糕店,歷史頗為悠久,成立於一八九六年(光緒二十二年,那是李鴻章訪問紐約的那一年,也是孫中出在倫敦蒙難的那一年),由一位德國移民蛋糕師傅所創。他自家鄉帶來傳統配方製成的各種「水果蛋糕」(fruit cakes),廣受地方上的歡迎;在一九一四年,著名的林格林兄弟馬戲團(Ringling Brothers Circus)路經該地,團員在驚於美味之餘,央求店主人讓他們買蛋糕寄回家鄉給親人,不料從此開啟了「柯林街烘焙坊」的蛋糕郵購業務,現在郵購與網購已占該店百分之九十八的生意比重,每年共要賣出三百萬磅的蛋糕。
 

 我在八○年代聽說了這個蛋糕店的故事,大概是在一九九七年,心血來潮,上網打上「柯林街烘焙坊」之名,竟然發現同名網址,原來它的網路業務已經開啟。 

 

 網頁上寫著:「我們為您寄上現焙蛋糕,不管是一個或一千個…。」又說:「我們運往一百七十個國家…。」這些字眼引發我無限的好奇,就繼續仔細地往下瀏覽網站的內容。從內容讀起來,這所謂的「水果蛋糕」並不是今日用了鮮奶油加草莓、水蜜桃之類的新鮮水果蛋糕,事實上這種蛋糕是冰箱發達之後才有的新型蛋糕;傳統上所謂的「水果蛋糕」其實是加了乾燥水果或堅果的蛋糕,過去常在佳節享用,故又名「耶誕蛋糕」(Christmas Cakes)。此類蛋糕一般都做得結實緊密、糖分很高,也因此容易保存,這也是「柯林街烘焙坊」能在沒有低溫運輸的時代做起郵購生意的緣故…。
 

 了解了這些事實之後,我興致勃勃地在網上訂購了二個蛋糕,並且不無挑戰之意地選擇了「海運平郵」做為運送的方式。
 

 大約二個星期之後,二盒蛋糕平安抵達我的住處。也許我可以用今天所說的「開箱文」來描述我所見的景象:「首先看到的是紙箱的外觀,包裝鮮艷,印有暗紅色Collin Street Bakery的字樣,字體用的是西部電影常用的片頭字,也就是所謂的牛仔體(cowboys font),箱中還有白色薄紙盒,一樣印著招牌商標,紙盒打開後則是深紅色的圓型鐵盒,很像從前我們小時候看見的進口餅乾鐵盒。鐵盒打開後,一張薄薄的單光紙,紙上泛著油光,之下就是鼎鼎大名的水果蛋糕了。我買的是中型大小的蛋糕,直徑約十吋,重量二又八分之七磅;蛋糕中央有洞,造型像超大型甜甜圈;水果蛋糕拿出時,流溢出強烈的肉桂香氣,蛋糕本體烤成誘人的焦棕色,裂縫處露出黃色的蛋糕肉,處處有腰果與杏仁,並灑滿紅綠二色的水果乾,好像軟糖一樣…。」
 

 我把一盒蛋糕拿到辦公室與同事分享,一盒則留在家中。同事與家人一致認為,這種「從國外買蛋糕」的前衛行動實在太酷了,但蛋糕的滋味則是不宜多問…。
 

是呀,想想看,一家位於達拉斯南方數十里我從未造訪的小鎮,有一家蛋糕店叫Collin Street Bakery,如今我不但知道,而且伸手就可以買到。從前我在鄉下的時候,每個小鎮或許都有一家可能叫「美香珍」或「美珍香」的蛋糕舖,村鎮裡遇有喜慶或送禮需要西式糕餅或中式糕餅時,通常都與這家「美香珍」脫離不了關係。等到我來到大城讀書,發現在都市當中原來蛋糕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你有時候願意從城東坐車到城西,只為了買到一個口碑甚佳的蛋糕;這樣的行為隨著旅行而擴散,有時候人們來到某地旅行,會千里迢迢帶回一盒傳說中如何如何美味的蛋糕;我自己每次回台中,就要跑到中正路的第二市場對面,痴痴地排隊去等買一盒或幾盒「阪神本舖」我心目中全台最好的「長崎蛋糕」…。 

 

 但從向「柯林街烘焙坊」買到蛋糕的那一刻開始,我已經來到購買蛋糕的新紀元,你其實是可以「跨國」買一個蛋糕;我們與蛋糕的關係,從街坊到城市,最後來到「世界是平的」的「千里取蛋糕」時代;我們的世界,真的是變了。
 

 我向西雅圖買書、向芝加哥買衣服,向德克薩斯州買蛋糕,向英國買雨傘(我買到一把超級美麗的手工木柄雙層雨傘,外層是黑色防水布,內層是藍天白雲的名畫,它漂亮到我第一次帶出去就被偷了)…,我簡直是「買遍全世界」,而且這一切都發生在「書房」與「臥房」,我根本不用出門,我只是個半夜不睡覺的購物狂…。
 

 做為一個消費者,我簡直是變成強大無比;我不必受很多買東西的氣,我可以選擇比較的產品與價格都比過去多太多了。本地的商店、進口商或代理商不再能夠用「不買拉倒」的態度欺負我,我動不動就找到產品的源頭,而且以當地的零售價格取得,甚至享有一點網路上經常有的「折扣好康」,我自己就是一個「進口者」,毋庸別人為我代勞;我坐在我的書房裡,但我已經走在倫敦、紐約和東京的路上,看著螢幕上的櫥窗,慢慢挑著我想要買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