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6 14:26:57Wie

寂寞與黑咖啡

  心悸,是黑咖啡過度在身體裡流竄的感受,令人清醒同時也是一種折磨,在寂寞的夜,雙手仍不停的敲著鍵盤的此時,突然有的感觸。今夜,或是不知多少夜之間,總身歷其中著這樣的起伏與奔流不止的血液流動,無法成眠,一躺下便是俗事擾人,每每不能忘懷而轉動。該說這是一種身陷黑暗的寂寞侵襲?或者是黑暗最美麗撩人的時刻,往往就是它讓你在夜裡無法忘懷、沉淪的每一刻?然,終究讓我在現實與意識中徘徊來去,直到分不清楚兩個世界,試圖找尋媒介來聯結,即使知道無效也盡力一試,換來的除了是清醒,也可說是更不堪的醉,不必酒精都能使人倒地不起。

 

  此時再度播放著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不知自己多久時間沒再開啟過這樣的曲調,與其說是讓我平靜,不如說是讓我手上的鍵盤敲得更快更急,陷入迴圈內寫下更多的事物。方才出去淋了一場雨,淋濕的街道上夾帶一股妙不可言的氣息,我曾說雨水有一股吸引人的味道,尤其冬天的雨水是冰冷、足以凍裂人的唇與雙手,是刺痛也深刻。然後,桌上一杯黑咖啡,刻意選擇苦澀難以入口卻又最容易取得的罐裝咖啡,因為這過量的咖啡因,加速著心跳與思緒,不管白天或黑夜,只要閉上眼都是文字的跳躍。

 

  忽然想起了那雙多情又無情的眼,是象徵著冬天的堅毅與黑暗的孤傲,曾是如此靠近又如此遠離,一步就不能回頭的距離,如同這杯喝盡,剩餘的只有心跳而已。畢竟地球是正轉動著,連帶著這個世界的每一個生命,所有人都在前進著,誰也不為誰停留,一旦跨出了就沒有後悔的餘地,剩餘的問題無關對錯,也無法輕易影響他人。夢境與現實之間,存在著似乎也如同這般的連結,夢醒之後便是現實,無法停留與駐足,因為沒辦法永遠沉睡,只有讓自己醒過來去面對這一切,即使是無力回天。

 

  那樂觀一點的來說,這樣的心悸又何嘗不是一種考驗或冷靜的形式?混亂的心緒,當我知道我此刻所打出來的文字愈趨混亂的同時,我便不想去阻止我會說出什麼樣的話語,就算沒人了解或連自己都不懂,也是我的意識。就像是跟三個自己在對話,雖然這樣的自己沒人敢靠近,一者衝動,一者畏懼,另一個則是剩餘的一點理性冷靜,說穿了是同一自己,還未必是真的人格分裂。我笑著,說自己從沒有真實,以這樣的話語用以逃避每一次心痛的感覺,甚至是壓抑的悸動,最後總有爆發流血之時,而帶給別人的是無窮盡傷害,甚至是引發別人的防禦。何必呢?是該克制克制。

 

  離題了,我想。回過頭來說咖啡,選擇黑的另一原因是我喜歡品嘗原味,這是一種基於本質的喜愛,食物方面我也不大愛沾醬料。但一種情形例外,就是要發現更多可能的時候,我會先試原味之後,再做其他調配。所以,我究竟是善變?或者是不願意改變?不過這時我想起,我喜歡的另一種滋味,好像很久以前被我刪去的一篇名為〈愛爾蘭咖啡〉的文章,調和了酒味於其中,並且看著奶油一點一點的溶入黑咖啡,是緩慢的等待也是熾燙的感受。曾經,我很享受等待;如今,卻是急躁不堪?說到等,這故事有太多太多……

 

  老實說,明明是散文創作又變成了絮語,畢竟有太多瑣碎的念頭無法拼湊,甚至刻意不想去做組織或布局。但,書寫下來的就是真實嗎?也許眾人看到的和作者本身的意念又是好幾回事,表象和真相之間往往存在一種名叫隱藏的話語。寫下此篇的同時,文字上我仍是使用淡化、冷化,封印住些許事物,但非是讓它們消失。文字上,我太過自信,也曾被談起我玩弄的軌跡,甚至有人請我描述事物少一些形容和比喻、不要如此意識流……等等。也許,我只能說某種程度上,我不想讓人懂又想讓人看穿的矛盾感吧!有些事情我還是慣於採取關門的姿態,尤其是真正嚴重和深刻的狀況。

 

  最後,還是回到寂寞與黑咖啡……這只是藉物、藉故讓自己落入半瘋狂或是假瘋狂的狀態,卻也是真實的自己。黑夜裡的寧靜,加上一個人的孤寂與咖啡因刺激的心跳,是獨處與想念的刺激,也是折磨自己的平靜。可能,我早已清醒,只是仍在逃避或是等待其他的可能;或是,我早已沉睡,只是仍在使用夢與意識之間的言語。終究,仍是逃離不了黑暗,浮沉在光影之間的明滅,無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