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習馬,趁早學習溝通能力。
小孩子的生活,可說是懵懵懂懂,就看父母怎麼教,長大之後就有可能是那個樣子,而這個小孩子教養的關鍵時期,就在學齡前和後這幾年,等到小孩子越來越長大,上了國中之後,若有什麼問題出了差錯,這時想要怎麼教可能就已經來不及了,真的想要有所挽回,那所要花費的心思,恐怕要千百倍於幼小之時,故,自這出生到小學這個階段,小孩子的生活重心還算是完全以家庭為主,上了國中高中大學…之後漸漸地就會有自己的生活安排和想法,也就是這樣的過程,這為人父母的要怎麼教小孩子,就是要把握住在最早的那個階段,除了陪伴之外,其實是互相陪伴,家中有小孩子也才更有家庭的感覺,除此之外,就是教導,而這小孩子的「教」可就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大概也是如馬術運動一樣,不是那麼確定可捉摸,相關的理論論述可說是汗牛充棟,也不是都可以依樣畫葫蘆,等稍稍有點心得,那小孩子就已經長大了,而這養兒育女之認識,各家經驗也並非放諸四海皆準也!
這小孩子之教養其學習特性,就是給予一個環境,自然而然就會有所養成,也因此可避免千言萬語說教式的方法,這些「唸經式」的碎碎唸可能都是徒勞無功之努力,就有這樣的說法,當小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就「很生氣」厲聲地糾正之,甚至於出手暴力相向,這樣也許在當下是可制止了那些不當之行為,可是其副作用是相當地不好,這父母這樣的管教,同時也可能讓小孩子學會了以粗暴的言語,也許是出手暴力打人這些解決問題的模式,而這種在不知不覺的環境中學習,卻是百分之一百的有效,在小孩子這麼幼小的階段,當犯了什麼錯的時候,就是生活上的一些壞習慣的改變,若父母是嚴肅「非生氣」地說之以理,告之為什麼這是不行之道理,小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學會講道裡解決問題,而不是訴諸於情緒暴力之類的手段,這些,小孩子在生活上的種種之學習,都是環境學習也,完完全全不同於上學之後那種課堂上書本知識的學習,這時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模式,就如家中的父母與兄弟姊妹之間,這些人事物所構成一種無正式形式的學習環境,其對小孩子之影響,則相當具有決定性的力量,而這一切常是在不知不覺之中,故而被忽視者居多,一般父母都很注重那有型式的學校教科書學習而已。
這學習騎馬的學習,對小孩子而言就是提供一個自然而然的學習環境,其可學習學到的可多了,凡小孩子到了馬場就必需要守規矩,不可亂跑喧嘩,這就可讓小孩子知道馬匹會被嚇到而有害於他人的騎乘,若不遵守馬場的規矩隨便站在馬匹的後方,那結果可能就是被馬踢,就知道危險了,等到騎上馬背之上,就要遵循教練的指導不可造次,諸如此類的等等等,這些都是學習,不單單只有騎馬之騎技練習而已。這小孩子在馬背上,除了教練教的這些有形的騎術之外,在無形之中很自然而然就會學到溝通的技巧,就是如何與馬「溝通」,這也是騎馬在所有運動中最為特別之處,去打高爾夫球,應該不用跟球桿「溝通」吧!到學校操場跑個十圈,當不用先跟操場「溝通」,打籃球也是,這籃球是無生命之物,難有互動也,而這騎馬,也就是因為這馬匹是活生生的生命體,有其強烈的情緒好惡,小孩子騎在這馬背上就必需不斷地與馬匹「溝通」,不斷地要和馬匹有所互動,而溝通最為重要的就是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或者要瞭解溝通對象的想法,片面的我行我素是最差的溝通模式,這騎在馬背的溝通就不容許這樣,完全不知馬匹的運動狀況,就只知道自己的存在拼命騎,也許剛爬上馬背的初學階段是這樣只顧自己,等到漸漸學會騎馬了,其實就不只是學會了那些騎術,而是在不知不覺當中也學會了與馬匹的「溝通」,不會只顧自己的「爛」溝通能力,這小孩子習馬趁早學會了如何溝通,這就是小孩子學習騎馬一腫自然而然的環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