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3 10:46:19愛馬氏

學習騎馬,讓孩子學會反求諸己。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 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離婁上)

孟子之言,這就是說教,是也沒有什麼不好,總是一番的大道理,古之聖賢哲思也,然,用之於教化,卻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若,用之於教育小孩子呢?就這樣教,先背誦起來,然後再解釋之,「行仁的人,有如射箭,射箭的人,端正自身而後射,箭發不中,不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是自我反省,自我要求。 」,如這樣「反求諸己」的道理,就不知這些小小朋友能聽得懂多少,也許等上了國中年齡大一點再教,這時對小孩子教導「反求諸己」大概也只是課堂上應付考試而已,在生活態度上會不會「反求諸己」,應該在學齡前和國小這個階段已經養成,或是不養成;一切先「反求諸己」,還是凡事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這孟子所說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是這樣嗎?非也,是反求諸於他人吧?這就是教育小孩子的困難之處,在這麼小小的年紀,就要說這麼一大堆道理,可能連聽都聽不懂,這要怎麼「教」是好?這就跟馬匹的訓練有點相像,馬匹聽不懂我們人的語言吧?那這馬匹要怎麼「教」呢?還是得教,訓練馬匹學會各種運動步伐。

這「反求諸己」的道理,孟子在此就舉了那射箭之比賽為例,大概那時射箭這種武藝是蠻盛行的,故孟子乃舉之以此為例論證「反求諸己」之說,跟人家比賽射箭輸了,不要埋怨拿勝的對手為何會那麼強,而是看看自己射箭的姿勢那裡不正確,因而百發必不中,這道理其實也就是學習騎馬的態度,馬匹騎不好,馬匹不好騎,絕大部份的時候,其原因都是騎手自己的騎乘問題,諸如騎座不正,彎腰駝背的,以至於騎在馬背上重心不穩,身體彎來扭去的,這樣就會破壞馬匹的運動平衡,這時馬匹的運動就會感覺不舒服,並且造成馬體的緊張,這就如同我們揹重物走崎嶇不平的山路,全身會警戒僵硬,就怕一不小心重心不穩跌入山谷中,馬匹的運動也是這樣的心情,怕跌倒了,馬匹當然會變得很不好騎,奇奇怪怪的騎乘問題就會出現。另,這騎馬騎不好,也是有可能騎手自己的韁繩操控之問題,還是騎手的雙腳小腿與馬肚接觸不良所引起,這些都是要自我檢討改正「反求諸己」方為解決之正道,若只知道怪那馬匹的問題,什麼馬匹天生素質不好?什麼馬匹從小就沒教好?各種運動步伐都不會?最後跑步跑不起來就用鞭子打馬,結果就是越騎越糟糕,總而言之,問題是在騎手而不在馬匹,騎手若不知「反求諸己」,這騎乘之事將困難重重。

這也是學習騎馬必需學會的騎乘態度,學不會「反求諸己」,這騎馬的瓶頸一定無法突破,教小孩子凡事懂得「反求諸己」,遇事情父母就只是責備之,碎碎唸,或是厲聲罵之「為何不看看你自己?」,這些通常都是適得其反也,為人父母的,愛之深責之切也不一定有用,突惹親子間的對立與衝突,破壞情感而已,若放任之則又成溺愛,這小孩子的教導,還真的是不易「教」也,這應該是天下父母的煩惱事?小孩子學騎馬,只要願意騎上馬背,很自然而然,在不知不覺之中,學會騎馬這種騎乘「反求諸己」的態度,學習隨時隨地每一刻要注意自己的騎乘姿勢是否走樣了,操控的韁繩太鬆太緊是不是失控了,當然這些也許教練還會隨時隨地糾正,不過最為重要的是小孩子在馬背上的親身體驗,當騎馬騎不好的時候,就是要檢討自己的騎乘問題,學習凡事能夠「反求諸己」,這或許也是騎馬可「教」小孩子的一種生活態度。

 

御神主 2013-10-14 19:21:55

哈ˋ哈ˋ哈,看了哪篇馬ˋ英ˋ酒覺得如何,哈ˋ哈哈是不是很好玩啊。
˙˙˙御神主˙˙˙敬祝 安安

版主回應
歡迎光臨! 2014-05-20 23:50:33
御神主 2013-10-04 01:22:49

今晚,如你有空,不彷到我的版面看看,我為你寫下的不同,推廣馬術的文章。
˙˙˙御神主˙˙˙祝 版主安安

版主回應
多謝了! 2013-10-14 09:45:45
御神主 2013-09-28 00:03:36

的確馬術運動確是需要好好的推廣,如要瘦身者時常騎馬運動的話,那將是一件非常好的全身運動。
御神主,祝,版主,將馬術運動,推廣順暢

版主回應
感謝熱情支持! 2013-10-14 09: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