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2 18:51:58愛馬氏

習馬騎乘,馬匹乃最嚴厲的教練也。

騎馬,這學問,還真的是深奧,看似有法則,卻也是無法則論之,究其原因理由乃在於馬匹是這馬術運動的主角,騎手呢?算是配角可也,在馬場所有的這些努力和騎乘設備等當是為馬匹之運動也,這或許也是馬術運動與其他運動最大的差異之處吧!其他的各種運動都是以我們「人」的運動為主的思考,運動器具則稱為運動器材,也就是這樣,各種運動一不小心,我們「人」就會有運動傷害,即使如游泳這樣柔和的水中運動也不例外,就是游泳的姿勢不對,又是拼命與人尬游自由式,這肩膀的關節也會中獎,而這騎馬,乃騎在馬背上的運動,是一種被動的運動,就很少聽說騎馬有什麼閃到腰或是關節受傷扭到的,這也是為什麼騎馬這項運動還可用於復健或是治療一些運動神經受傷害的疾病,我也有類似這樣的經驗,當這多年老毛病痛風又犯時,走路已是跛腳,一步一步都是疼痛,但,只要能爬上馬背,頓時又是一尾活龍,可見我們「人」在這馬背上的運動乃被動也,手腳的關節並沒有太過於激烈的扭動或負載,故不會有運動傷害,因此馬術運動也是男女老少咸宜,沒有性別年齡之限制。

這馬場馬術運動,也就是因為馬匹是馬術運動的主角,也許這馬匹的照顧與待遇當比照軍中的軍犬,培養和訓練並授予軍階,當然目前是無此制度,但我們當有此觀念對待馬匹,而馬術運動之所以深奧若有若無,就如藝術之境界,就是因為這馬匹的運動,我們與馬匹無言語可對話,也只能觀察其行為而推知這馬匹在想什麼?這馬匹的運動姿勢對不對?這馬匹的運動會不會有不舒服的地方?諸如此類的揣測推論,對於馬匹運動提出完美的理論解釋,然後證諸於實際騎乘之狀況,就譬如這「受銜」之說,我們會這樣看何謂受銜?就是當馬匹以後肢用力乘載用力在運動,從這一處產生的力量傳到腰傳到背部再到脖子,若脖子是上揚,很顯然這一股力量就會受阻而潰散,也只有脖子往前伸低頭,這樣的運動姿勢,這股力量才能經由脖頸傳達到口銜,這當然都是理論之解釋也,實際上為何?乃不得而知也,這就好比那物理學理論,牛頓之後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愛因斯坦之後?不斷地有新的理論對於這物理世界的運行現象提出各種理論解釋,就是這樣,或許那一天對於馬匹運動會有新的想法和理論也不一定?

雖然馬場馬術運動最終是看這馬匹的運動表現,但這一切還是看騎在馬背上騎手之操控技術,這兩者的關係就如音樂的演奏,音樂優美扣人心弦,樂器的好壞當然是先天的決定因素,而演奏者的技術則更為重要,若演奏者技術不好,即使是名琴也彈奏不出美妙的音樂,這個道理大約也是跟馬場馬術的騎乘一樣,一般而言,在馬場可供騎乘的馬匹,應該都已經培養訓練OK,這教練們平日也是經常要拉出馬廄再訓練之,以免馬匹的各種運動姿勢走樣了,也就是這樣,當我們騎上馬背之後,理論上而言,只要我們的騎座標準,打浪壓浪沒有重心不穩的問題,這韁繩的操控也是標準可以拉到馬匹前進的力量,也沒有那種急促突然拉韁的壞操控,只要騎手的騎乘沒有問題,這馬匹的運動大概也不會有多大的問題,但,只要騎手的操控一出問題,這馬匹縱使有接受過良好的訓練,很快就一切變了樣子,所有的騎乘問題都會一一出現,騎手明明要往東騎這馬匹就偏偏要往西走,從蹄跡線要轉進來,就是轉不進來,內方韁怎麼拉外方腳怎麼踢也沒有用,這些都是因為騎手的騎乘一定那邊出了問題,通常都是騎座和韁繩的操控,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問題,就說那跑步好了,為何跑不起來,一定是馬匹還沒騎到柔軟受銜的運動狀況,所以,關於這馬場馬術的騎乘我們是可以這樣看,這馬匹就可比那最嚴厲的教練,騎手操控不當,馬上就會給予直接的「教訓」,所以,一匹馬好不好之判斷,是有很多的判斷標準,就看用途和目的,選手騎用要比賽的馬就會不一樣的考量,若是我們一般習馬用的,就是要找這種只要騎手操控有問題就會問題一大堆的馬,讓這馬匹「教」我們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