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6 16:14:42amita buda

不爽,可能也是一種精神疾病

社會上流行一句「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其實這句話影響了人必須控制情緒的觀念。只要我喜歡發脾氣,就可以任意發脾氣,沒有加以控制,到了成為「愛發脾氣的習慣」屆時人見人厭,要改過來就很困難了。

如果我們的情緒常常會失調,那可能要注意我們的大腦中的「情緒中樞」杏仁核喪失了察言觀色的能力。看了下面的報導,覺得很重要,跟大家分享。

記者黃文彥/專題報導/聯合報

一名高三女生因感情因素,在教室翻桌、衝撞教室的門;同學想關心,也惹來一陣怒罵。其實,這種動不動就翻桌的不爽情緒,已困擾這名女學生多年,她無法控制自己易怒的情緒,甚至曾因情緒失控而割腕。

這位女學生是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任葉啟斌一年前收治的病患,過去像這種容易不爽的行為,通常被診斷為躁鬱症,但根據最新精神疾病診斷標準,它被稱為「破壞性情緒失調」。

令人驚訝的是,破壞性情緒失調的人不在少數,葉啟斌對台北市700名高一新生所做的研究發現,約10%符合破壞性情緒失調特徵,葉啟斌估計,每班最多有兩人罹患此精神疾病。

國外研究發現,具有破壞性情緒失調的人,大腦中的「情緒中樞」杏仁核喪失了察言觀色的能力,因此患者無法察覺對方是否生氣。葉啟斌說,這是一種「白目現象」,因為無法察言觀色,更容易導致衝突。

除了杏仁核喪失功能外,這類病患大腦的前額葉也功能不佳。葉啟斌表示,前額葉負責控制情緒,是理性的來源,但這類病患,不但「白目」又沒有理性,當然情緒失調。

葉啟斌說,最近新聞中的校園霸凌、情殺等社會事件,都有可能是破壞性情緒失調所造成。

破壞性情緒失調容易發生於714歲的青少年,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何俊憲表示,目前醫界仍無法百分之百確定與遺傳有關,但後天因素卻可能是造成此疾病的危險因子。

在物質滿足環境下長大,或沒有受過挫折的孩子是高危險群。何俊憲說,父母過度滿足小孩,讓孩子忘記如何在逆境求生,一遇到逆境,孩子無法忍受就容易不爽。

由於這是一種新興精神疾病,目前仍無藥物治療。葉啟斌說,這類青少年的問題若不妥善治療,長大後罹患憂鬱症機率非常高,目前以心理治療為主,大腦神經可透過訓練加強連結,讓患者學習控制情緒。

何俊憲表示,父母必須不斷告訴孩子,如何面對挫折,讓他們瞭解不爽易怒的壞處,訓練大腦前額葉;葉啟斌也說,父母應該善用「延遲滿足」的方法,不要讓小孩予取予求。

人助也要自助。葉啟斌說,建議青少年應少打電玩多運動,運動可培養耐心,有助大腦分泌神經滋養因子,修復腦細胞,降低不爽的易怒情緒。

棉花糖就放在一群4歲大的孩子眼前,如果可以忍耐15分鐘不偷吃,將可獲得另外1顆棉花糖作獎賞。那麼,到底吃或不吃?這是史丹佛大學著名的心理實驗,說明「延遲滿足」理論。

實驗發現,無法克制衝動,馬上把棉花糖吃下肚的孩子,長大後課業差,人際關係也不佳;反之,忍耐15分鐘的孩子,課業表現和人際關係通常比較好。這個實驗結果被廣泛運用到各領域,專欄作家波薩達(Joachim de Posada)還寫一本暢銷書,推廣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長期以來,心理學家一直認為智商才是影響成功的決定因素,這個實驗顛覆這項假設,結果證實,就算是最聰明的孩子,沒有自制能力,後天情緒也會摧毀先天智商。

從醫學角度來看,人類情緒受到腦中多巴胺控制,一旦多巴胺分泌失調,情緒就會起伏不受控制。幸好,多巴胺分泌是可以訓練的。

台安醫院身心醫學暨精神科醫師許正典說,大腦有學習功能,透過後天教育,大腦也會記得如何控制情緒;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何俊憲也說,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類掌管理性的前額葉比較發達。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是一種「延遲滿足」理論。許正典說,任何事情沒有不勞而獲,延遲滿足就是讓孩子知道,成功也需要犧牲、付出。

邊際效用遞減,是最普通的經濟學道理,當孩子的願望得來全不費工夫,不僅養大孩子胃口,也讓他學不會珍惜。

棉花糖就在眼前,選擇不吃的孩子,展現自我要求、展望未來、克服欲望及珍惜所有的性格,這些性格正是成功的特質;忍人所不能忍,成功機率當然大增。

 

這個棉花糖實驗還有後續。波薩達在拉丁美洲如法炮製,發現有位小女孩把棉花糖中間全吃光,但外表卻完整保留,企圖蒙混,再獲得一顆棉花糖。波薩達說,這個聰明的小女孩未來很有機會成功,但她需要後天教養與監督,因為她的人格修養將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