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7 02:10:27wendyclio

《音樂心情》之五:劇場版的歌劇魅影

Wendy’s Log - Star Date 20250224

.............................................................................

《音樂心情》之五:劇場版的歌劇魅影

◎小而優雅的劇場版

我沒有在劇院裡看過劇場版,只有聽過1987年的首映版本,以及1988年剪剪貼貼貼出來的精選版本。這兩個版本在市面上都買的到。目前市面上的劇場完整版擁有2004年重新混音的水準撐腰,音質上和精選版本聽來自然不同,除了Music of the Night和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兩首曲子經過錄音室重新錄音之外,其實根本是同一次演出。

無論2004年的混音工程有多少化腐朽為神奇的程度,劇場版的當時的場面還是依稀可聞。整齣戲的連貫性絕對不是剪剪貼貼的精華版比的上,肢體動作和聲音表情的連貫性遠比電影來的高,而且演員的感情表達方式也比電影音樂更為精緻,對於慣於看電影的觀眾而言,或許不是那麼容易從聲音當中精確體會出當時的情緒。

現場演出的版本多少會有瑕疵,但是演員的水準絕對是高出電影配樂太多,這一點從第一幕拍賣會口白者的聲音共鳴性就立刻聽得出來。劇場藝術和電影藝術的表達方式始終有很大差距,單純聽音樂的時候更能體會出當中的差別。


◎東尼獎的皇冠

Michael Crawford的Phantom讓他一舉奪下東尼獎王冠,許多人說他的Phantom無人能比。Michael Crawford的Phantom是一點也帥不起來的。這是一個孤獨的、蒼白的、強勢卻不穩定的、甚至是個邪門的主角。的聲音變化多端,先是憤怒的天使,又是自得其樂的音樂教師,再來頓時轉為溫柔深情的愛情拜服者,搖身一變成為又成為劍拔弩張的戰士,忌妒的發狂的男人,最後以涕淚縱橫的殉道者做結。

不但聲音變化性極高,他還能夠兼具美聲唱法和流行唱腔慣用的咬字風格,把每一個聲音表情發揮的淋漓盡致,鮮明又不狗血。他的劇場版和錄音室版Music of the Night呈現完全不同風格的Phantom,劇場版的溫柔美聲唱法帶著浪漫夜晚的夏尼子爵一樣溫和的風格,而錄音室版本則呈現出用精明幹練教師形象精心包裝過的惡魔式的戀情,在每一段氣音和咬字上面吐出令人膽戰心驚的氣氛。

Michael Crawford的高水準在最後吊死人的劇情高潮裡面發揮最大的功力,三人車輪戰由Phantom主導大勢(在一吻之前看來都是如此),緊張的氣氛緊繃到最高點。當然,如果不是繃到那樣的程度,Christine最後一吻要怎麼引發後面的鬆弛感?

國中的時候音樂老師曾經問過我,如果你是Christine,你會怎麼選?我說”Either way you choose, you can not win. 不是已經這樣說了嗎?看他那種氣勢。我大概會選擇留下來陪Phantom吧!!”(說完眨眨眼睛,嚇到可憐的音樂老師。)

◎克莉絲汀的美聲

劇場首映版的克莉絲汀由Sara Brightman演出,她的演唱水準終於讓我覺得她有取代Carlotta成為首席女高音的理由,也有那麼一點理由讓夏尼兄熊熊愛上她。不過依舊出現一樣的問題--Christine和她的秘密老師Phantom的唱歌方式天差地別。Sara Brightman帶著歌劇式的風格,和抖得不得了的抖音,與Michael Crawford的百老匯唱腔天差地別,甚且兩個人的節奏感似乎永遠不會搭在一起,這一點在兩人齊唱的時候尤其明顯。The Point of No Return這首歌裡面跑出兩個完全不同的音樂節奏感,我是不是該解讀成「師生之間無法避免的generation gap」?

倒是兩人在主題曲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當中唱出了無比的和諧度,無論是錄音室版本或現場演唱版本都有一種令人頭皮發麻的、變態的夫唱婦隨的感覺。不過在那些發狂的女高音部分,即使是可以擷取最佳表現到近乎作弊的錄音室版本,Sara Brightman的發狂女高音還是位置沒到。這一點電影版女主唱似乎表現的更穩當了些。

Sara Brightman的聲音絕對是沒有一絲刮傷的美聲,她的問題只是不管別人唱她自己的。我所說的別人當然是指她最依賴的Phantom還有她的小男友夏尼。比起這一點來,電影版的Christine雖然聲音千瘡百孔,情緒表達上還比Sara Brightman滑順許多。聽劇場版時我經常遇到的狀況是,聽完Phantom唱一句之後接著Christine,情緒便像鐵達尼號撞了山。然後像我這種重視美聲的聽眾立刻扼腕,「為什麼這麼漂亮的聲音會情緒撞山呢?」

◎喜感人物

劇中的喜感人物無論是Carlotta或兩位小丑級的劇場經理人,在聲音表現上並沒有電影版來的那麼好笑。電影版的錄音因為經過錄音室近距離麥克風錄音,什麼搞笑的氣音都弄得出來,加上突如其來的對話式唸台詞,觀眾的肚皮笑破都是為了這三位。但是劇場版爲了一氣呵成,多多少少會有些瑕疵,例如兩位小丑就曾經倫番出現唱歌速度不同和唱歌音高落差的狀況,不知道這是不是有意造成的瑕疵?

Carlotta這個角色我一直很愛,尤其喜歡電影版本。劇場版裡面的Carlotta在Prima Donna當中有個超級大大走音,每次聽每次受到震撼。不過她提到Christine這個生平大敵的名字時候的齜牙咧嘴,倒是唱的挺好笑的。

對於那些好笑的要命的合唱曲(Prima Donna, Notes, 以及Masquerade),基本上演唱者的整齊度都沒有電影版來的高,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劇場版畢竟是現場演出。而且因為舞台劇關係,音樂的速度無法像電影配樂這麼快,尤其是Masquerade在電影版當中的目不暇給,背後隱藏著多少電影剪接師的刀工啊!這絕對不是舞台劇能夠做的事情。

◎子爵不是王子

演唱夏尼子爵的Steven Barton和Michael Crawford一樣音域偏高,高音之處彷彿看得見好萊塢當家小生Patrick Willson,也就是電影版夏尼的影子。但是年高德邵的演員的聲音畢竟不比年輕人,在這個版本當中的夏尼雖然深情而堅定,卻絕對不是一個觀眾想像中王子的聲音。說實在的,我還是比較偏好Patrick Willson強調氣音咬字的唱法,以及他那年輕的聲帶裡面有點慣性的呢喃,或許是受了流行音樂的荼毒過深吧。不過如果真的是他來和Sara Brightman合唱,一定是馬上被她的聲樂唱法打垮在地上,不用等Phantom帶繩子來就先陣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