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7 23:27:55⊙﹏⊙

2022 澎湖。虎井嶼C

晚上的虎井若要一網打盡島民

去巷子口、港口和活動中心就可以

這要感謝電視節目做得無腦又難看

把大家趕出客廳

我到的那天晚上在雜貨店買啤酒(金牌30元,竟然沒加價)果然就遇到黃昏坦腹散步的阿伯

就跟你說島很小嘛

準備再買第二罐的時候

老闆娘突然說還需要什麼  一次買齊   因為她要去活動中心了

在新竹開髮廊名為阿鳳的島民今天回島

在活動中心免費幫鄉親剪頭髮

第二天

好幾個婦人都頂著阿鳳款的短髮

神清氣爽地在島上出沒

島民的性格良好

相遇都會跟你打招呼

問你從哪裡來

你也很容易融入他們的聊天陣地

問虎井嶼的虎井到底在哪裡

很意外的是沒人能說清楚

只能模糊地說:「好像有傳說在島的西端有個洞,很深,裡面很寬敞,可以擺桌椅,日據時代還是躲空襲的防空洞,後來因為玄武岩柱一直倒塌,把洞堵死了,就找不到了,前幾年我們的里長還派怪手去挖,也沒挖到...」

「以前有一口井,裡面有一隻老虎出沒...」這就比較瞎說了,老虎是隨少年pi漂流到島上嗎?  「但是我父親(說話者已經60)那個時代村子裡真的有一支虎骨哦,很大一支,是不是洞裡撿的就不知道了。」

也有人說:「從天上看,我們虎井像一隻老虎趴著,所以...」

我截了衛星圖

轉了一圈

看不出老虎

連虎糞都看不出

的確缺乏慧眼


我不得已從網路找資料:

「虎穴嶼:形如猛虎,中裂一港,故名」(蔣毓英1685:60)

虎井嶼:形如虎臨深」(高拱乾1696:11)

安倍明義說「村落西隅之崖下湧出淡水,稱為虎井」(1987:235)。

https://penghu.info/OBBF557E54CBF5A9EEA9

馬公市虎井里(島)原名叫做『好井』(閩南話虎與好諧音),那口井的位置在虎井島東端,在清朝雍正年間,「媽宮」(即今馬公市區)曾有部分先民,遷居到虎井島落戶,以捕魚為業,才發現島上那口井,井泉可以飲用因而得名。叫做『好井』。

後來所以改名為『虎井』,相傳是有一次島上一位家庭主婦帶著小孩去汲水,但不幸,那只有幾歲大的孩子因為不慎摔落井中喪命,

島上先民因而改口叫它『虎井』,以示那口井是會吃人的『虎』之意,目的是要提醒大家去汲水時必須防範摔落井中。

http://www.hjps.phc.edu.tw/modules/tad_book3/html_all.php?tbsn=1

各種說法都因為找不到那口井(連島東、島西都不統一)而變得虛渺

島上因為有地下水可挖井所以才能住人

現在主要靠海水淡化廠

島民還有三四十年前軍艦載水來補給的印象

軍艦來的時候家家戶戶帶著水桶、臉盆到港邊裝水


巷弄之間有一座沒有雙龍搶珠也沒有七層寶塔的小廟

秀才廟

這位應該是秀才本人了

既然是秀才  應該就是學霸

求大學順利畢業也很合理

在巷口問居民秀才是誰

才知道秀才不是科舉的秀才

「男孩還沒結婚之前過世稱為秀才。」「這家的男孩過世之後,家人很捨不得,就在家裡立牌位,後來舉家遷到台灣,留牌位在此;後來秀才附身村裡一個沒有結婚的婦人,乩身啦,人家有事就去問,很靈的,就成為小廟。」

「小廟本來很破爛,還漏水,是我們這裡的一個人回來看到,捨不得,就出錢整修、粉刷。那個人回高雄之後生意很順利,有賺到錢,就請了人專門打掃,每天點香,初一十五供奉水果,過年、生日做很大。」

我回頭 google  「秀才、男孩夭折」

竟然沒有島民的釋義

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是愛問

先問人再找資料比對

網路找資料多為貼來貼去

就像沙龍巴斯你貼我也貼

變成不黏也不涼的死東西

如果你到了虎井   到處有活人可問

還抱著網上資料而以為無所不知了

那你就與秀才無緣


逛完村子

我要當一個盡職的觀光客了

虎井嶼出名的是北回歸線經過

如果你到過花蓮靜浦、瑞穗、嘉義的北回歸線塔

還真的會專程來虎井集最後一塊拼圖

從小學後方的步道是最快的直線

走路比繞一大圈的機車還快

爬到山頂就會看到兩組自強年的手杯

真是復古到靠杯

這個手杯我可能畫過上百次

誰叫我小時候是壁報比賽、漫畫比賽的指定代表

@網路截圖

兩組自強年之間是北回歸線會穿過的國家

東西兩組自強手杯可各捧日出和夕陽

所以叫做“追日大道”

還有兩個北回歸線打卡點

山上景色簡直是copy昨天的東山

也是仙人掌、苧麻、墳、反空降樁的總成

但是有觀音+18羅漢

觀音很莊嚴

後面的雲卻很搶戲

下山的路邊柱狀玄武岩羅列

有些部分整齊一致得像衛兵

有些看起來隨時會被風吹落

隔壁的桶盤嶼

水平線能這麼抓不住

顯示烈陽加上柏油路的反射的雙層夾擊

對我的摧殘有多厲害

半山腰出現了相通的洞

再找不到虎井的話

乾脆就拿這兩個洞唬唬觀光客好了

洞裡滴水有人用塑膠袋承接

走到這裡

我的水壺也空了

裝滿之後並沒有馬上喝

打算到村裡再問這水能不能喝

兩洞相通

  


下午五點的船還沒到

我又去看看昨天進港時讓我嚇一跳的小教堂

「這麼小的島竟然也有不拜觀音和媽祖的居民?」

雖然是禮拜天

下午教堂無人

     

長老教會網站:

禮拜時間: 台語 - 日 上午 10:00 (聚會2人)(2007年度資料)

各項聚會: 兒童主日學 - 每週日 上午 10:00 (聚會5人)(2010年度資料)

信徒數:

(男 / 女)  陪餐會員:3﹙2 / 1﹚

未陪餐會員:1﹙1 / 0﹚

不在會員:0﹙0 / 0﹚

慕道友:0﹙0 / 0﹚(2003年度資料)

你不好奇兩個人是怎麼做禮拜嗎?

網站沒有教堂照片

我等一下就mail給他們

看看他們會不會放上去

>

文末有虎井教會的網路資料

島民的回憶是這樣:「我們都叫他麵粉教,因為以前比較窮,去教會都會分麵粉、紅米(不是手機)、衣服, 要積點數才有得領,那時候也是小朋友去比較多。」

大人不是有堅定的觀音信仰才不去教堂

而是忙著賺錢   沒時間

「以前每個禮拜都有牧師來,做完禮拜再回馬公。」

領了麵粉聽了教

大部分的島民還是回家拜觀音

這就是台澎金馬對宗教的應變和寬容度

也是我們沒有宗教戰爭的原因


再到島之北邊画一張

差不多就可以搭船回馬公了

天空出現一團團的積雲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我撚指一算

糟了  天要下雨

回到馬公果然下起夜雨

找了很久才找到正常涼亭紮營



https://penghu.info/OB61524325DEEBD39B42

虎井里的基督教信仰源自於由桶盤入贅虎井的顏斜,屬於基督教長老教會。顏斜在民國38年(1949)左右生病到馬公蘇銀河診所看診,蘇醫師診斷是膽有毛病必須開刀,可是顏斜的妻子陳牡丹到虎井大音宮求籤,得到的指示卻說開刀一定會死。當時有一批基督教教友到蘇銀河診所為顏斜祈禱,顏斜也表示身體如果能夠復原,就改信基督教;結果開刀進行得很順利,因此顏斜在病好之後就回到虎井改信基督教。教堂起先設在顏斜的住家(虎井里129號)西邊約10公尺處(照片3-18),教友有20多人;民國49年(1960)才由教友呂寬宏將住家旁的土地捐出來蓋基督教堂(虎井里80-1號)。當時剛好在虎井的旅菲教友許月華等人也曾捐錢幫忙,因此目前教堂前面留有一塊碑記,碑文內容是:「旅菲華僑基督教佈道團團長許月華長老蒞澎視察報告在菲諸同道並奉獻建築虎井禮拜堂誌以留念、立碑董事長林照、巡迴牧師紀溫柔、主後1960年12月25日」。虎井教會完工之後,由牧師林照負責教堂事宜,教友人數曾增加到100多人,每到星期日都由馬公基督教長老會(在新生路)輪流派修女、長老來虎井,帶領教友唱聖詩、讀聖經、祈禱一個鐘頭,再搭船回馬公。後來虎井的基督教友陸續往台灣發展,目前只剩下翁新區和陳見福兩位。
-
文字來源|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