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9 11:23:39⊙﹏⊙

2022 澎湖。花嶼A

「如果只能選一個,外島你建議去哪一個?」我問澎湖的同學

「花嶼。」

「好,就去花嶼。」

連為什麼是花嶼都沒問

對於未知的前途   我倒是很乾脆

而且不太查資料

盡可能地保持無知

(查船班的時候還是不小心知道了燈塔、村長的家、公婆石...)

花嶼每日有兩班交通船

第一班   早上6點!

雖然我睡帳棚 天一亮就醒來

要搭這班船還是要摸黑整理行李

就改搭下午兩點的

一個小時後到花嶼

第二天再搭這班回程

剛好24小時

24小時可以把小島走一輪

如果無親故

小島停留的時間是剛剛好

再久就叫做“滯留”

會陷入發慌的的狀況  

進港時有公婆石迎接

從船上是觀賞的最佳角度

 

“公婆石”是我直覺的命名

“情人石”才是流傳的名字

因為它看起來就是承受歲月的彎腰駝背

還穿長袍馬褂

而不是腰桿挺直、賀爾蒙噴發的俊男美女

你要說阿公阿婆也是情人我會質疑的

相處到這過年紀的就是老伴而已

所謂的愛情早在生兒育女後功成身退

老阿公枯木逢春的對象不會是老阿婆

比如諾貝爾奬楊振寧

再婚也不會把目標瞄準年紀、智識差不多的女性

而是28歲水滋滋的女人

兩人相差54歲

從港堤看公婆石

型差了一點


新港

島上電力全靠這簡易發電廠

全天轟隆運轉

港邊的消防隊替代役說晚上必須把氣密窗關起來

不然會被轟得睡不著

海水淡化

機場...直升機

據說每個有人居住小島至少有直升機機場或停機坪

船一靠岸

島民就忙著載運物資

現在是天好浪靜  船班正常

島民還可以只買一片冬瓜就上船

但是還是會儲備物資以應付天變臉時的封島

和我同船的物資當中還包括兩箱保力達B

離港不遠的小丘上

奇妙的五連棟

第一洞有削髮削腦的神像

應該流浪過

其他三洞是空房


摩托車的折損率很高

這是住海島的附加成本


從港口走到村子大約十五分鐘

人口外流的證據就是遺棄的房子

我們遇到回島上休假的島民

也就是長年在台灣工作

偶爾回來

「以前這裡住了上千人呢。」

「上千人!哪有可能?這裡這麼好賺吃?」

「以前魚很多啊,這裡離漁場很近,所以就很多人住。從馬公來的漁船中午就要出發,我們下午四五點出港就可以。」

「抓到的魚要賣哪?」

「馬公。」

「那還不是一樣要很遠。」

「不是每條船都到馬公,幾條船的漁獲集中起來,用一條船運過去,就省很多了。」「但是,有時候土魠魚一抓就一船,就沒辦法集中去送,每一艘船都要去馬公,那時候的土魠魚很好抓,都是上噸的,船載不下去還要放在網子裡拖到馬公。」

和中老年人聊天

他們最懷念的就是魚多到滿出來的日子

比如林投:「牽罟,拖上來都是滿的,魚堆得像山。」

南寮:「我們小孩子到潮間帶,一下午就撿了滿滿一擔的魚蝦。」

沙港:「丁香魚多到海面都發亮,因為他們會跳起來呼吸還是幹嘛的,海膽、海參根本就沒人在吃的,到處都是。」

虎井:「要不然就撿貝殼,賣給做傢俱的,一公斤八角,他們用貝殼裡面頭端亮亮的、有顏色的,做傢俱的裝飾。」

如今捕魚如竹籃提水

島民外移了也不會回來

空屋只會越來越多

從堆積在空屋的垃圾也可以觀察島民的消費習慣

下午島民群聚處是雜貨店

我們點了剉冰消暑氣

走到村子末端

也是棄屋

門邊竟然貼了竊佔罪公告

 

這間超過一甲子的破屋是隔壁的住家拿來堆置雜物

隔壁的住家也被貼了一張竊佔罪公告

其實一路走來看到很多屋子都貼了公告

七八十歲的島民說

五十幾年前船也沒有、交通也不方便  找了地蓋房子  有找代書要辦登記

代書說你這天涯海角   地也不值錢  不需要登記啦

結果五十年後的去年   就接到稅單  要繳580元的地價稅

看起來有在住的繳稅

沒人住的就要你拆

不然就要竊占罪起訴你

國產局是不是以為花嶼還是漁場豐饒、人口繁榮、地皮很值錢

如果把花嶼收地價稅查竊佔的精神拿到財團身上

我相信全國GDP馬上就上漲20趴

到時候花嶼居民會甘願拔光島上所有的花

到國產局獻花

以示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