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神祕色彩的台中市東勢區大茅埔庄,建庄可回溯到近200年前,先民選在大甲溪中游的河階坡地墾荒,並且鑿穿山石越域引水,形成獨特的「穿龍圳」;為抵禦原住民侵擾,聚落在圳邊種植成排刺竹,並建造壕溝、隘門等等,為全台少見布局完整的防禦聚落,近年社區還將水圳變身為漂漂河,在網路暴紅。
大茅埔庄是典型客家防禦型聚落,開庄時為抵禦外敵,先民合力開鑿護城河,並種刺竹、造壕溝、建隘門,防範鄰近的原住民侵擾。隨時代演變,防禦設施逐漸消逝,護城河被水泥加蓋開闢成馬路,當地青年不捨童年記憶被洪流淹沒,發起大茅埔復興運動。
大茅埔圳兼有護城和灌溉的功能。(吳哲銘提供/王文吉台中傳真)
台中市東勢區大茅埔聚落因距市區有段路程,聚落內有雜貨店、小吃店及水電五金行等,自成生活圈。大茅埔背山面溪、防禦工事完備,或直或彎的巷弄易守難攻,還有三山國王、將寮等心靈防禦系統,且戶戶祖廳敬拜龍神,代表將山上靈氣引至家中,堪稱「人神合一」的堅強堡壘。
大茅埔於清朝嘉慶年間建庄,當時屯首張寧壽聘請易庚麟開鑿水圳,並規畫良田、排水、交通、衛生等設施。為抵禦外敵入侵,易庚麟也發揮風水所長,設計以神靈為主的村庄格局,聚落座東向西,東靠屋背山,西向大甲溪,打造大茅埔成為布局完整的客家防禦型聚落。
文史工作者劉懷仁表示,當地緊鄰原住民部落,內外防衛體系極為完善,外圍有壕溝、崗哨、刺竹林,內有柵門、巡邏線路、瞭望亭等,水圳兼具灌溉、風水及護庄考量,「寬到跳不過去,深到不會游泳鐵定沉下去。」
大茅埔不僅硬體防禦工事完善,心靈防禦系統也相當完備,庄內信仰以泰興宮三山國王為主體。劉懷仁表示,居民舉凡生老病死、失物尋人等疑難雜症,都會請示三山國王,三山國王麾下的四方將領率10萬兵將駐守東西南北等4座將寮,五營之外又奉祀至少7座土地公廟。
矗立窄巷路口,看似不起眼的將寮是座插著三角形令旗的水泥小祠,造型小巧精緻,是大茅埔居民最堅實的心靈寄託。「客家人崇敬天地,也最懂得感恩。」劉懷仁說,居民會在農曆初二、十六舉行犒將儀式,準備馬草水、36碗酒、36碗肉等,酬謝神明與兵將的護衛。
敬畏龍神 保護生態
「鮭魚返鄉」的吳哲銘3年前發起成立「大茅埔調查團」,透過訪談耆老、跟著老人家腳步做田野調查,回溯口述歷史提及的古地名與歷史現場,勾勒出先祖開荒拓土的足跡,以影像與文字記錄消逝中的客庄故事。
「自己的村史就是要自己寫啊!」吳哲銘回憶,剛開始很多人笑他傻,爸媽也覺得為什麼不好好上班賺錢?他說,剛開始只有自己一人,但在田野調查過程結識很多人,有人覺得有趣而紛紛加入,如今已有10多位青年,大家都很熱血。
吳哲銘說,老人家記憶有限,要先拼湊零碎資訊再進一步考究,非常考驗邏輯統整能力,成果都收錄在Google雲端地圖,目前已建立500多筆。穿龍圳更是「大茅埔調查團」的調查重點,了解近200年來客家人賴以維生的水圳。
吳哲銘表示,當地原為長著茂盛茅草的荒埔,因此稱為「大茅埔」,近200年前先民張寧壽規畫開墾建庄,聘風水師易庚麟開鑿隧道穿過屋背山,從軟埤坑溪越域引水灌溉;而客家人稱山為龍,屋背山狀似躺臥在大甲溪台地的水牛,是極佳「龍脈」風水,於是大茅埔流傳「尋龍建庄」故事,後代依偎龍神而居。
吳哲銘說,大茅埔聚落依山傍水,客家人對保護聚落的龍神相當敬畏,反映在水圳的生態保護上;流經大茅埔的水路全長近3公里,水質潔淨清澈,黃金蜆、蝦虎魚、石田螺、擬多齒米蝦、馬口魚等水質指標生物豐富,水溫全年維持17至23度,冬暖夏涼。
躺椅防朽 避免汙染
為讓更多人了解大茅埔的水圳生活,調查團選定安全無虞的50公尺水圳,自費建造離水15公分高的躺椅,做為社區導覽亮點,提供遊客親水體驗。
去年試探性開放當地親子體驗「漂漂河」戲水,遊客可下水摸蜆仔,或仰躺潺潺水流包圍的躺椅曬日光浴,經本報獨家報導,一炮而紅。
穿龍圳漂漂河的打造過程其實很重視細節,吳哲銘說,水上躺椅離水15公分,是要讓民眾可以觸摸到水,感受潔淨,同時行銷在地農產。為延長躺椅壽命,向蜂農購買蜂蠟,定期做防朽處理,不使用化學漆料,避免汙染水源。
「穿龍圳」兼具防禦、灌溉功能,水質潔淨清澈,吳哲銘巧妙結合大茅埔的水圳、風水、信仰、生態及產業,引領遊客走進水圳體驗「漂漂河」,藉此行銷開鑿水圳的驚奇故事,也透過潔淨水質打造大茅埔「水品牌」,幫助老農推廣農產。
大茅埔調查團也與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及農委會特生中心合作,投入石虎等動物的生態紀錄。吳哲銘說,大茅埔是苗栗、南投地區石虎交流的關鍵生態廊道,但中橫阻絕遷徙路線,使兩地石虎無法交換DNA,只能近親交配。因此他們請資深獵人帶路,尋找合適的「石虎通道」,推行石虎友善耕種,打造「生物多樣性」認證農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