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1 03:05:51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轉貼﹞投資大陸能賺錢嗎?-大陸市場真相

大陸投資經驗:大陸內需市場的真相 2002年8月號




大陸內需市場的真相

◎文/陳 彬

上海,七月,午後三十九度的高溫,真的讓人涼快不起來!

我受邀出席某知名作家的新書發表會,走在「新天地」廣場,不得不把西裝拎在手上快步疾走,來躲避快讓人昏頭的陽光,很不巧的,我被近一班約10人認出我來的台灣人叫住,我一看,我就明白這個時間逛大街,其中必有「老台商」「新台商」,必有「中『遊』一族」,必有「宮本美黛子」。

投資前細思量,千萬別成了最後一隻白老鼠

「陳老師,我看了你的書,才來上海投資,沒想到上海天氣這麼熱,投資真歹做!」,「客套」過後,口氣中有「怪罪」、「洗面」語意的話,從一位台灣人口中冒出來。

「投資沒賺錢,經營不順,怪天氣「賴」給高溫,是你沒道理吧!天氣這點,在我書中早就說得清清楚楚,是你沒有詳細體驗其中的涵義,不能怪我,怪我沒道理。何況,天氣也好,氣溫也好,誰也沒有能力改變,不是神不是仙,只有適應,你說對不對!?」看其裝扮神情,我敢肯定他必定是吃過投資的虧,怪過「人治」怪過「上海人」怪過其他,已經沒有什麼好怪,想藉天氣來怪我,不認帳不認輸的「中遊一族」,所以,我也老不客氣把想槍斃我的子彈給擋了回去。

因為,這種場面,這種語氣,我聽多了看多了。因為,我見過太多的台商朋友,在兩岸加入WTO後,還在用以前的眼光,不切實際的「台灣經驗」看大陸市場。因為,我知道很多人在台灣景氣循環劇烈變動,財富縮水的當口,「心急亂下藥」根本不用最基礎的常識來思考問題,聽信訛言,用成功的個案當「通例」,以為別人的成功就是賺錢的依據。因為,我見過無數個失敗案例,其投資的動機,竟是在別人口沫橫飛禍、包裝掩飾的鼓吹下,或是被錯誤的資訊「誤導」而投資的。因為,眼前就有可能又重演「新台商」被「老台商」「誘殺」當最後一隻白老鼠,被誘殺的台商又去找更新的台商來「墊抵」,這是幾乎天天都會發生的故事。因為,大批人馬在如此大熱天「拉拔」到新天地瞎逛胡扯,我認為,其中有戲有詐,看上海市場找投資機會,不是扯天氣,不是如此亂逛就能找到的。

大陸處處是商機,但想賺它的錢卻比台灣還難

以大陸內貿型、內需型為投資標地的產品製造銷售業與服務業來說,不論是批發經銷直營的模式,是單店單點或連鎖經營的規模,是獨資、合資還是策略聯盟的型態,我知道,台商的資金、人才的調度,除了小部份財團型、科技型、研發型、創新型、苦力型、打拼型等台商尚有競爭力外,大部份中小型台商,甚至含上市上櫃公司的台商,事實上,都已經「吃到苦頭」,在大陸市場產業結構升級、社會福利體制建立、稅務關稅法令依法執行、大陸人有市場經濟概念後的崛起等諸多因素「夾殺」下,其競爭力早已漸漸弱化,甚至根本失去競爭力還在市場中找最後一根稻草,不認輸、不退出這個市場,還在「大聲」鐵齒的說願景、說錢途。

例如,我既從事不銹鋼食具製造業,採批發或直營銷售的模式,在大陸各主要城市有經銷商有批發站,把貨放在各大商場、超市、商廈中,我出差考察市場或透過20餘位業務員的報告,我對各款產品,特別是家用產品在偌大市場中好不好賣,賺不賺錢有一定的瞭解,瞭解偌大市場看得到,不一定吃得到,光是銷售體制的建立就是傷神又花錢的大工程。我亦投資麵包廠開連鎖規模的店,把沙其瑪、餅乾類等有效期長的產品推向市場,也開速食廳火鍋店,對食品業、餐飲業和其衍生的「物流」「休閒」「服務」等產業受環境保護、地方保護主義、行業限制條款、衛生防疫觀念、消費者權利意識、消費者選擇權加大更難矇更難伺候等「大環境」的變動,帶給服務內容與產品的「壓力」有一定的認知體會。大陸消費市場雖然處處是機會,但要賺它的錢比台灣還困難十倍百倍,縱使全心全力也不保證成功,是一個天天有變數要克服,不全心全力必死無疑的市場。

揭露大陸內需市場實戰案例

近一年多以來,當我以「失敗者」暢銷書「作家」的身份出席電視台電台與各類演講座談會的場合時,偏不巧經常碰上我甚瞭解「真相」的企業代表在「大擂」「大吹」其大陸內需內貿,特許連鎖經營「成功的經驗」,暗示「有錢大家賺的經驗」,把聽眾觀眾「哄」得心癢難耐,視為明星企業明星人物,當場把我比下去,基於道德,我又不方便拆穿,不能辯論,讓我的心情「鬱卒」到極點。

可是,一張薄紙終於包不住火,那些被掩飾的真相,不用我動手,大陸的媒體記者把鍋蓋掀開,把謊言拆穿。例如,某知名有「小家電之王」企業的大老闆,在接受「中國經營報」專訪時,大吐內心的苦水說:「應當承認,十五年來,作內地市場很不成功,發現在歐美遵循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在內地也全都不適用。記得剛進內地時,我在東北被人灌了十二瓶啤酒,回來後給發了十二個貨櫃的小家電產品,結果,爛帳也收了十二年,現在還是如此」。(摘自中國經營報的小標題,唯刪去企業名稱。)

十五年來,這家企業在大陸內需市場賠了四千多萬美金,用盡專家、顧問群的建議,花大心血建立的三十個辦事處,卻因為業務員與經銷商勾結拿回扣、挪用資金,甚至更惡劣地「吃裏扒外」、枉顧職業道德,違反「誠信」「正直」原則,光要出貨不收款,銷貨費用竟高達20%至30%,造成爛帳最多時有二億多人民幣;在1998年,情況嚴重到大陸內地的生意真的做不下去,29個辦事處只好不賣貨,全部動員收爛帳去。30個辦事處業務推廣千人大軍既不可信亦不可恃,忍痛栽撤把壞的人遣散後,決策當局想到靠別人既做不了生意,不如自己開「直營店」,儘可能「掌握」更多有力的條件,不受制於「人性」與「環境」因素,於是在北京、上海、廈門、深圳同時申請開熟門熟路的直營店,想搭WTO市場開放的便車。可是,當直營店將啟動的風聲傳出去後,不但拿不到營業執照,直營店開不了業事小,當地競爭業態的店,乾脆將其企業產品全部「掃地出門」,將其產品「清場」清出市場。

再舉一例,舉一個非常有名的食品連鎖店的實例,這家企業開幕於上海時,「誤打誤撞」生意好得我身邊有遠至蘇州、昆山、嘉定的台商朋友,都「央求」我帶路去捧「台灣人驕傲」的場,也當然引起我的注意,也想如法炮製一家,經過我的觀察比較後,我發覺其中有文章,有我經營蛋糕麵包連鎖店經營無法排除的障礙存在,例如人事、稅務、配送物流的管理,我就不相信我無法解決的難題,這家企業可以解決。在未出書之前,我對這家企業持續研究其模式,其後的發展過程中,發生股權、經營權爭奪、打架、關店的事,我都看在眼裡,因此「表像」的繁榮,可能不是真的賺到錢。

所以,當有朋友也想「複製」其成功模式時,我擋住要朋友三思,甚至在我著作中也「不得不」帶上一個實例,一個不聽我勸告賠得走路的實例,同樣的,在千禧年,此企業負責人在電視媒體上還在大吹其成功賺錢、開拓市場的寶貴經驗時,有朋友向我反應我「敏感」,我看不得別人成功,有危言聳聽的嫌疑,要我不要多說廢話時,我真有被打巴掌的感覺,心情也「鬱卒」到極點。可是,同樣地,一張薄紙也終於包不住火,這家企業因為接受創投公司的投資,不得不公佈「真相」,發言人不得不坦言其企業在目前62家連鎖店規模中,只有前5家是賺錢的。其後因e化、因管理、因市場開拓費用的支出,目前已投入千萬美金,2002年可望「轉虧為盈」,可望為「中式速食」開拓另一片天,為大陸在「洋速食」一年蠶食2,000億人民幣的市場中,掙得一份面子與光榮。

進軍大陸市場的四個另類成本概念

因此,要談大陸內需市場,要討論市場真相,我個人認為,「真相」會因企業立場,會因投資規模化程度,會因時點的不同而有「異」,沒有必要「仿效」別人經營管理、定位操作的模式,要成功賺錢關鍵還是在自己對市場認知的程度、資金人才的調度等應變能力的實踐上。所以,在近期,在兩岸先後成為WTO會員國,已不能把台灣或大陸視為單一市場,甚至要把香港、澳門也併入視為一個市場。我公開演講時,我反而不強調大陸內需市場的大小,反而強調進入這個「市場」,除了傳統經營學的直接、間接成本操作更要加強,以適應全球化、競爭白熱化的概念外,我提出以下幾個「另類」的成本概念供朋友們參考。

一、制度成本:

兩岸經貿領域的決策者,在加入WTO後,莫不想設法充分利用WTO的架構與規模,擴大產業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莫不想動腦筋改變「不合時宜」的法令規章與辦法,來吸收外商投資,或是藉以培養「本土」的競爭力。台灣如此,大陸更是如此,所以,在現有環境中,有一現像是以前沒有的,就是幾乎天天有政府部門公佈,管理產業發展的新制度、新法律與新規定。例如,大陸「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辦公廳」於大陸加入WTO前夕的2001年9月19日聯合公佈各部委含「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不含最高人民法院需要修改的1,000多件司法解釋,也不包括需要修改的地方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需要清理的法律總數約有2,200多件。台商在大陸發展,或稱台商在大陸的頭頂上司「外經貿部」在隨後的「消息發佈」說,「外經貿部」管轄的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有1,413件需要清理。「外經貿部」龍永圖部長於2002年5月表示,截至4月底,已廢止381件部門規章。另有消息透露,「外經貿部」更有著手制定約20件「對外貿易法」以加強競爭力,其中涵蓋審批辦法、反補貼法、反傾銷法等對台商在大陸發展影響至深至廣的新法律。

二、實驗成本:

「實驗成本」源於西門子公司大陸公司總裁的一段話,話說今年2月,西門子大陸公司不得不裁員,不得不調整經營架構,不得不為大陸市場付出代價,原來是西門子對大陸的手機銷售充滿希望,為此市場投入大量研發經費開發功能強、耐用的產品。結果,敗在韓國製僅具簡單收發功能與外型花俏的手機上,銷售量不但達不成目標,連50%的達成率也沒有,氣得西門子總裁大嘆「研發經費打在空處」,是我所謂的「實驗(市場)成本」。

三、操作成本:

我希望有志開拓大陸市場的朋友們反思或深思一個「關鍵」問題,即大陸既然是美國財政部長魯賓先生、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先生、日本通產省、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遠東經濟評論、亞洲週刊、商業週刊等無數專家媒體口中眼中的「新興市場」、「世界工廠」,其中代表的另一層涵義是什麼?是不是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管理下的新興市場、世界工廠,是新創市場?是原型市場?是沒有任何投資學、市場學、管理學、經營學、策略學、風險學等理論說得清楚的市場?前述小家電之王的感慨、西門子總裁的氣話、百事可樂總裁對未來幾年才盈利的企盼、惠而浦不甘心重回市場的雄心大志,日系家電鏈製造商改變組織架構、調整廠研合一在大陸的策略等「不惜下大本、花大錢」的「操作」,說明什麼?那些跨國公司縱有大批經營專家、顧問群、不也要為此最大新興市場付出「操作」的成本?台商們免得了俗?

四、存活成本:

「台流」現象為什麼產生?「中遊一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宮本美黛子」又是什麼心情?真的有那麼大的閒情逸致享受喝下午茶、SPA的悠悠生活?我不客氣的說,是很多人因為輕忽大環境轉變的速率,無法應付,大如政策轉彎,小如員工吵鬧拿蹺等蒜皮小事,吃過經營不順的虧以後,才「苦中作樂」過如此的生活。追根究底理清因果,此現象的產生,是這批人沒有搞懂「存活成本」重要性有以致之,舉個例,投資本業賺的錢不夠生活交際往來兩岸的支出,或是本錢只有一套或有限,縱使後市看好,因無接續資金,加上生活費支出壓力下,不得不認賠了事。是忽視「存活成本」的標準模式。以財團舉個例,很多台商以財團的做法與戰略為師法仿效的藍本,盲目擴廠擴大規模以後,要回頭才發覺船大不好掉頭,受困於資金與人才的調度,以致轉盈為虧,一敗塗地,連東山再起的本錢也輸的精光,亦是忽略「存活成本」的典型。

當然還有甚多屬於「不可預見」的成本,例如道德、公關、強龍、台商等成本,都是開拓經營大陸內需市場、會碰到待克服的成本,限於篇幅,我暫且舉以上我認為較大者供大家參考。

上海七月,很熱,今年熱,以後也不可能因為台商愈來愈多而改變,套句大陸人對產業、對創業「一年開張、二年發展、三年火爆、四年衰退、五年倒閉」的「警語」,給有志大陸內需市場的朋友思考,與其怪東怪西或挖別人真相,不如防止自己掉入此怪圈中,我認為更有意義,不是嗎?(本文作者在大陸投資、行銷經營近十年,著有「我的上海經驗」、「移民上海」、「立足上海」、「上海商機」、「大陸教育商機」等書。)
台長是垃圾 2007-01-18 23:37:55

大陸哪把你惹著了? 你就那麽喪心病狂的說大陸的壞話????真不是個東西! 大陸根本沒有你說的那麽混沌,大家都不要聽他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