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0-01 07:21:46wangr

最後一眼

2001年6月10日,一大清早,還沒清醒到跟巴黎說聲早安,只有滿滿的興奮的心情,準備飛越大西洋,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沒嘗試過的事,所有的事都是新鮮的;出了KFC,對於陌生的都市,計程車應該是我最好的選擇吧;搭上了一部yellow taxi,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如果以一般台灣女性的體型來說的話,光後座大概就可以坐五個人而不嫌擠,突然想起友人們常提的一句話:美國什麼都大,房子大、車子大、連人也大一號;司機似乎很受不了我那夾雜著法文的英文,拿了地址就直接往我要去的目的地飛奔,中途只跟我說了一句話「你要付過路費」。

曼哈頓72街,母親的友人早已等候多時,門童把行李送了上來,還是不太習慣美國人給小費的習慣;38樓,已經是我睡過離地面最遠的一個高度了,除了在飛機上那種似睡非睡外;不遠處的東河,不時有船在河面上行走著;大大小小橫跨東河我叫不出名字的橋,靜靜的躺著任由大小車輛在他們身上蠕動;摩天大樓不停的吞吐著一波一波的人潮;視野的盡頭,或許也有另一群人正悠閒的在中央公園的某一角,享受著他的午後陽光;這就是紐約吧,對第一次見到她的人來說。

很多人形容過紐約的夜,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坐在行駛在高速公路往機場飛奔的車上,我只覺得,大樓上的燈很漂亮;擔心母親長途飛行,不過看來似乎還好;在電影裡出現過的場景,真實的展現在我眼前,帝國大廈上的燈依然在閃爍著,不知道今天是否又有另一對情侶在此地海誓山盟;好累,好想睡覺。

2001年6月12日,參加了走馬看花紐約一日遊的團,唐人街、華爾街、世貿中心、自由女神、聯合國、中央公園、林肯中心、自然歷史博物館、第五大道、百老匯、帝國大廈…….這種行程如果不是走馬看花怎能逛的完。

如果不是發生這種大事,我可能很快就會忘記當天在參觀世貿中心時的所有情景………..
早上9:45,聽了簡短的歷史介紹,接過導遊手上的票,就直奔電梯口往塔頂移動,一路還好奇的想著為何安檢人員都會講中文,尤其那個黑人,字正腔圓的說:「把包包打開來」。那天天氣並不算差,不過紐約上空卻籠罩著濃濃的霧氣,所以只有面海方向的景色可以一覽無遺,而當時的感覺只有兩個字形容:「好高」。
整整三個月後的同一時間,曾經讓我踩在腳下的大樓,在世人的驚恐尖叫聲中倒了,就像在電腦遊戲中被敵軍擊中的大樓一樣,消失在一片煙霧當中,當初的登頂,竟然成為歷史,原來歷史跟人是那麼的接近而非遙不可及。

所有的恩怨情仇已不用再敘述,只希望所有受難的人們都能夠得到安息。
紐約,或許不久之後我會再次造訪,而妳將用什麼樣的面貌來迎接我,讓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