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3 15:57:51袖0

讀廖玉蕙〈拿藥的小窗口〉--窗意象兼談超越自卑感

  在没有健保的年代,最好不要生病,還有常聽長輩說「免錢的最貴」,因為人情無價,償還不起啊,讀廖玉蕙〈拿藥的小窗口〉就有這樣的感受。

   〈拿藥的小窗口〉,出自宇文正編選《99年散文選》,作者廖玉蕙(1950-),民國39年生,那正是1950台灣戒嚴(1987解嚴)年代,近日《陪伴您一甲子的電視台》--台視有六十週年特展,在松菸,一甲子是六十,2022601962台視開播,原來1962台灣走進電視時代,1968大快人心的紅葉少棒擊敗日本少棒,赤腳擊退穿好步鞋,電視轉播的瞬間,感動人心,熱血沸騰;當年也是國民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而1974設置的「軍公教福利中心」嘉惠軍公教人員,裏面購買的日常用品大約是外面的七到八折,假設牙膏70元,「軍公教福利中心」賣56元,後來民營化,就是今天的「全聯賣場」;還有1995開始有全民健康保險,作者廖玉蕙成長的背景是在没有健保的年代,當時感冒發燒看醫生一次500元,現在掛號費150-200元,這些時代背景的痕跡,使人感知與諒解文章裏當時人的生活處境與人心幽微處。

    廖玉蕙著作很多,在研究她的論文多歸類為親情散文,「日常生活的感觸,平常的事件裡,追尋常人不易見到的社會另一面,以敘述或批判角度進行書寫,發掘不完美的自我。」發掘不完美的自我,以真實的態度,真心剖析,看待自己不完美,方能與內在的自己,即作者的自卑情結和解。

解讀這篇有二個重點:

一、 〈拿藥的小窗口〉標題與意象

作者敘述畫面停格在母親彎腰側頭在窗口取藥背影,背影使人聯想朱自清〈背影〉描述父愛,背影是別人對當事人的印象,而這篇作者回憶成長期間,媽媽帶孩子看病種種謙卑躬身哈腰,看病須躲躲藏藏,在病人與病人的空檔,推女兒去看;而取藥的窗口,媽媽帶孩子拿免費的,由診所自行吸收,待母親死後,作者重新回憶母親的行為舉止,意識到母親為人處事不得不低頭的態度,必承受經濟與人情的壓力,當時童年放大的自卑、自尊倔強性格,經年歲歷練,終於領悟到人與人相互信任的關係。

窗,本義天窗,「鑿窗啟牖,以助戶明也。」打開窗,空氣流通,心靈之窗打開,不僅照亮心地,也和自然的能量交流著。

文章中出現的窗口有二處,一是標題的窗口,原文:「媽媽‧‧‧掛上討好的笑容到小窗口前,低下身子、斜歪著頭朝裡頭的藥局生謙卑地怯怯請問,那姿勢,是如此屈辱壓抑,讓人難以忘懷。當時,小小年紀的我冷眼旁觀,每回都猶如亂箭穿心。」

末段原文:「啊!原來當年因為自卑作祟,我見到的只是自己的傷口,想到的只是母親的委屈,完全來不及靜下心來觀看廣闊的世界,咀嚼複雜、細緻的人際關係。如今總算能夠豁達面對心裡居住的自卑小鬼,人生途程中的諸多遺憾和創傷也有了不同的解讀方式。然而,每每思想起當年母親彎腰、微側著頭面對那個取藥的小窗口時的背影,卻還是常常被招得眼紅鼻酸!」

原文最末段,自卑出現二次,二次還稱自卑小鬼。
    心理學家阿德勒對自卑感有特殊的解釋,稱其為自卑情結。

「自卑情結指以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能力或自己的環境和天賦不如別人的自卑觀念為核心的潛意識欲望、情感所組成的一種複雜心理。是驅使人成為優越的力量,又是反覆失敗的結果。自卑情感,可通過調整認識,增強信心和給予支持而消除。」意思是說,自卑是比較來的,必有參照組;同時自卑,正向可以趨使人更努力,獲得成就或成功,經他人的肯定,進而轉換為自信和自豪。

對照二個家庭經濟懸殊的狀況是自卑之源由:

 

交通

便當

心情

身份

姨媽

專用家庭三輪車

 

熱騰騰的便當,雞腿,蘋果

開診所

王子、公主,傭人、司機

作者

搭乘公路局班車,再徒步到校

寒酸的便當,蒸過後顏色慘綠的青菜,幾塊薄薄的蘿蔔炒蛋

公務員,孩子多,沒有付錢看病、接受施捨的窮光蛋

窄門深巷裡永遠沒有希望的灰姑娘

而自卑情結,如何跳出如何超越,「具體方法是通過自由聯想和對早期經歷的回憶,分析找出導致自卑心態的深層原因,使自卑癥結經過心理分析返回意識層,讓求助者領悟到:有自卑感並不意味自己的實際情況很糟,而是潛藏於意識深處的癥結使然。讓過去的陰影來影響今天的心理狀態,是沒有道理的,從而使人有「頓悟」之感,從自卑的情緒中擺脫出來。」意思是說從潛意識或無意識找出原因,進而領悟,就能從自卑圈跳出。

    我們看作者敘述當時看病情形,原文:「到了醫院,母親看似幹練的在居處和診間四處穿梭打招呼,其實是在伺機行動。她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往往就在兩號病患前後交接、姨丈起身上洗手間的空檔,便眼明手快地推著彆彆扭扭的我閃電就座。」作者童年自卑起因,原來是看病時,總趁護士叫號病人與病人間的小空檔,母親推小女孩硬生生插隊,然後快速陳述病狀、離開,真的是超級冏。

取藥時,原文:「等候拿藥的時刻最為難捱,勢利的藥局生刻意延捱著,讓我們鵠候多時。有時等得實在久,我不耐煩了‧‧‧媽媽卻只顧威嚇我,頂多也只敢掛上討好的笑容到小窗口前,低下身子、斜歪著頭朝裡頭的藥局生謙卑地怯怯請問,那姿勢,是如此屈辱壓抑,讓人難以忘懷。」

取藥,可以想見掛號小姐,即打針、包藥都同一人,對插隊病患小母女檔不滿意,媽媽快速陳述病狀,等藥可以為難的部分是讓你等,不給藥,或姨媽來解圍,又不能硬碰硬,所以母親取藥背影,彎腰側頭在窗口詢問,態度卑微厭抑,如今事過境遷,歷練歲月風霜,作者是大學教授,意識到當時自己家和姨媽家貧富懸殊,意識到童年自己倔強癥結,又回憶媽與姨媽相處是委曲求全,母女冷戰情結;如今回想,原來還有長輩們彼此為人處世的深厚信任關係,不曾認識和體會,最後作者自信坦露過去自卑,如是窗口意象隱喻是心靈陰影的傷口,情緒流潟的出口,同時心靈之窗開啟,跳脫自卑,領悟天地間難得情誼。

二是作者「面對窗口外的大片蔚藍天空,覺得地老天荒。」當時媽媽與姨媽聊著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年紀小的作者百無無聊,窗口隱喻作者覺得時間漫長,想著大人怎麼不快點說完,要快點回家。

 

二、 台語對話,母親性格躍然紙上

  廖玉蕙被喻為「親情散文」的獨特風格,「在語言藝術、文章取材,諧趣幽默、真誠情感與修辭生動優美各方面,具有文學藝術欣賞的價值,和獨特魅力,感人至深,廣為人知。」

從文章開頭自我的小故事,媽媽的話用台語表現,接著時間敘述,現在與回憶交錯,母親與姨媽、姨丈的關係,從看病情境小故事談起,讀者建立連結與共鳴,簡單人事時地物與場景,扣緊主題,傳達媽媽維繫的做人與情感。

而母親的話語,用台語表現,親切有人情味,同時表現母親的厚道的性格,「吃人一斤,至少得要還人四兩」、「日頭赤炎炎,我背著四界去找醫生,大家看著你趴在我的背上,跟死去共款,都講未活了!叫我帶轉去厝裡準備。後來,是你姨丈不死心,強強把你救起來的。講起來,伊算是我們的救命恩人,你要一世人記咧。」、「做人不可以這樣!不能用這樣無情理的方式對應,這分明故意要讓你姨媽難看了!她一向勤儉慣習,並不是慳吝,我們若是這樣做,怎對得起伊一向的照顧。」

最妙的是母親央求女兒幫忙寫情書的情節,態度強勢激進,我們也感受到當時的婚姻還是父母親說了算。

原文:「沒料到母親居然大發雷霆,責備我忘恩負義,『拿筆對你來講,是極簡單的事情;這款人情你不肯做,是要教我怎樣做人!』我苦笑以對,跟她解釋中文系其實沒有教人家寫情書,何況這是不道德的事。母親不管,她認定我拿蹺,接下來的好些個日子不言不語,跟我展開冷戰。『寫幾張信,又不是叫伊去殺人,有什麼不道德!哼!』我聽她背著我跟爸爸埋怨兒大不由娘,『吃人一世人的藥,只是叫伊幫忙寫幾張信有什麼為難!哼!……』不得已,我只好勉強應命。」母親對女兒的強勢作風,冷嘲熱諷,使女兒不得不唯命是從從,難怪文中稱母為慈禧太后,但慈禧太后,總對姨媽仍是疲於奔命的忙碌,甚至為此大病臥床,女兒心疼又無奈。

雖然有許多台語文,但也有典雅中文,像「誼女」,没有直接用義女或乾女兒;又如「拖成沉痾」也没有直接寫重病;還有「粉妝玉琢」這詞彙在紅樓夢形容甄士隱的女兒白晳美麗,這形容表妹,没有用時流行語詞白富美或超正來形容;「俛首斂眉」形容媽媽在姨媽面前的姿態;還有敘述「母親期期以為不可」,若是通俗的用語,絕對不可或萬萬不可,足見作者敘述巧妙,辭采典雅之處。

以上,從窗口意象解讀到母親性格與處世的敘述,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對等,人情價,無力償還也無法償還,「免錢的最貴」媽媽只能用軍公教卡買生活物資彌補心情,只能陪伴姨媽吐苦水,或者姨媽有困難,兩肋插腰,看上準女婿,女兒不願意,就協助代寫情書促成美意;作者母親手工藝好,即使年邁之年,眼花體力弱,也願意朝夕忙不迭的縫製沙發椅。

文學是人心的歷史,透過窗口,照見當時的人心,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