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8 23:17:42smell_macao

高行健談<普世藝術家>


文,攝影洪慧 CHARRIF HONG Wai




法國Quai Branly博物館


最近,在巴黎布朗尼岸博物館(Musee du Quai Branly)舉行的<普世藝術家>(Artiste Universel)講座,難得地請到了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來談論他對"普世藝術家"的看法。講坐由法國著名漢學家幽蘭(Yolaine Escande)和人類學家Denis Vidal來帶領,高行健和小說<靈山>的法語翻譯Noel Dutrait一起作嘉賓。<普世藝術家>這個主題的講坐舉辦巳近三年,每月皆邀請一位國際著名藝術家或藝術理論家來主持。"普世"藝術家,意義涵蓋豐富,可以指誇領域跨時代跨文化超越知識水平差距,面向全人類的藝術家。講座由多個角度和個案,討論"普世"的價值和意涵。

高行健一開腔,便說:"我很喜歡這個主題,因為我自己,就是一位<普世的藝術家>,我是一位<世界公民進>"。聽厭了"流亡作家"的稱謂,他說,"我的藝術,不是流亡藝術家的藝術,而是經過流亡之後的人生,所創作的藝術。"他首先肯定<普世>這個思想的價值,他說自己"早在"全球化"這詞滙出現前,心裏便有了這個藝術方向,並認為"全球化"巳成為今天藝術界的行規!談到他自己的作品,他覺得作品不是要呈現流亡的痛苦適應或身份的困惑,相反,是把自己展向給全世界,無論主題是東方或西方,都是面向全人類的。就如<八月雪>的慧能法師,不只屬於宗教,而是面向眾生。不過,他同時指出,當代的普世文化作品,並不是簡單地把兩種文化的特色標籤剪貼在一起,例如把京戲的唱腔,混合西方伴奏,他認為這種結合太兒戲。對他來說,創作當代誇文化音樂,是一種真正的探索,由東方傳統音樂和西方傳統音樂中得到靈感,再創作出個人的當代音樂。又說,藝術家不為自己做品牌,相反,藝術家必需超越所人個人標籤,那些巳被製式化的標籤。

 

Musée du quaiBranly
37, quai Branly
75007Paris
Tél : 01 56 61 70 00



講座連綫http://www.quaibranly.fr/fr/programmation/manifestations-scientifiques/conferenc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