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3 00:43:57圓圓

養成一個創作坊寶寶

只要一在家,「小小姑姑,小小姑姑……」聲音此起彼落,甚至有時還成為兩個小傢伙搶手的玩具,為我打了起來,總是讓我哭笑不得。

 

之前三個孩子,從來不曾黏我黏得這麼緊過,摩托車一在院子停好,「小小姑姑回來了!」「小小姑姑回來了!」兩個小傢伙立刻邊大叫邊衝到玻璃門前,臉幾乎貼靠著,眼巴巴地等著我進門,有時是立刻拉開門,害怕蚊子大軍趁此空檔入侵,只好趕緊嚷著:「趕快關上門,會有蚊子!小小姑姑等一下自己開門……」

 

「我要小小姑姑餵」是常上演的戲碼,阿りんご,看見別人餵,還會轉頭仰角四十五度,「哼!」一聲,採取不合作態度,於是我學會坐在兩個小傢伙中間(她們不能靠得太近,很容易引發戰火),自己也盛裝飯菜,左邊餵一口,右邊餵一口,我吃得快,吃完剛好運動,因為她們可不會這麼安分乖乖坐好,所以我還要追追這個,看看那個,完成這一餐飯。

 

「我要小小姑姑抱抱」更常發生,有時她們撒嬌的時間分開,不會引發爭執。有時他們一起盧,當我坐著時,就一個坐在腿上,一個站在後面,一隻手環抱著前面的小傢伙,一隻手拉著後面小傢伙的手;如果是站著,有時他們像無尾熊,各自緊抱著我的一條腿;有時我前面抱一個,後面揹一個,最厲害的是,左右各抱一個(不過以上這幾招,當然只是短短幾秒鐘而已,我畢竟不是神力女超人)。如果她們肯坐在娃娃車上最好,一個坐在車子裡,一個坐在車頂上,他們兜風,我散步,一舉三得。

 

也許就因為這樣親密的肢體接觸,一點一滴累積出情感的厚度。不過,平心而論,我憐惜阿昕平常父母不在身邊,所以對她總比對阿りんご多了幾分疼愛,沒事就抱抱她(她目前已經18公斤,大概只有我還這麼勤於抱她吧!)、親親她,陪她看書、遊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們成了超級好「麻吉」,她黏我黏得不得了,她是第一個,在我外出時,吵著要阿嬤撥打電話給我的孩子,只為了她「好想小小姑姑」。

 

如果我在家,一沒看見我,她就四處尋找我的蹤影,問著:「小小姑姑到哪裡去了?」那天在三樓備課,樓下突然傳來哭聲,後來下樓才知道原因竟是:「我好想小小姑姑喔!」聽得我既感動又心疼,告訴自己要多陪伴她一點。

 

尤其這孩子脾氣壞,會尖叫,會大哭,會打人,會丟東西,常常會叫人情緒失控,之前跟她硬碰硬的結果,會發現,這孩子只會更蠻橫無理,即使強要她順從,也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慢慢改以抱抱,改以溫柔說教,發現果然這樣才可以慢慢馴服她。

 

我們常用○×的概念教化孩子,但是小小孩如何讓她理解呢?最近突發奇想,開始用○×引導阿昕,我告訴她,×寶寶就是不乖,所以(兩隻手在胸前交叉擺放)沒有人想要靠近他;○寶寶就是乖乖聽話,所以所有的人都想要圈住他,抱抱他(立刻用行動表示),接著問,她想做×寶寶,還是○寶寶?答案當然是後者。(不過後來發現,阿昕似乎記不住○寶寶,也可能是受《花園寶寶》影響,她都講圓寶寶,不過沒關係,重要的是,目的達成就好。)

 

所以,只要她沒有收拾玩具,又大哭大叫,還是欺負妹妹……,我就立刻說,「喔~妳是×寶寶!×寶寶才會……」她會連忙說:「我是圓寶寶!」然後趕緊修正行為。

 

雖然,她還是常常被打×,還是會重複犯同樣的錯,但是我相信一次又一次的柔性勸導,有一天,阿昕一定會變成標準的創作坊寶寶,這樣小小姑姑才能安心地讓她去迎接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