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3 13:46:23M-I

民國一百年大改造善說心要

 前言 PREFACE

今年到了七分之五的時節來了,在這兩個時段算是我文章頻率最高的時候。

 今日(9/13)蘋果日報‧社論有篇文章,其言:公立大學應該要過半
僅歸納兩項要點,以便以下要論述之討論。

其一‧政府持續逃避辦教育的責任。
  大量「提拔」科技大學(科大)來達成全民受教育的目標,此乃教改人士眼中最令人錯愕的一頁。

其二‧政府(其實人民普遍也如此)迷信「企業精神」。認為民營萬靈丹,一定比政府有效率云云

然這篇社論戳破了政府口中的「好」:私立學校還往往巴著政府補助,沒有政府就經營不下去!!

Part I
 關於第一點,一般皆認為是菁英主義作祟。然予以為此非政府逃避責任的完全理由

 吾人已知國庫中有相當部分的來源,為中央銀行從台灣的資產泡沫中所創造出來的盈餘,繳納國庫(註一)。
這是另一個話題

  總之這件事有個重要的事實:
政客、媒體與名嘴屢屢將「老百姓的血汗錢」掛在嘴上,而民眾也真的以為政府的收入唯有從「老百姓的血汗錢」。

 然而除了人民繳的稅是貨真價實的「老百姓的血汗錢」.....
既然事實上有了資產泡沫,可以降低政府對「老百姓的血汗錢」的依賴,那傷害老百姓對於能否施政的障礙也就不那麼大了。

 反正人民還會繼續認為政府是拿「老百姓的血汗錢」(至此共說了五次)在做事,或更愚蠢的認為都是企業在支持政府的稅收。

  大家都會說會什麼要投資?因為定存會被通貨膨脹吃掉。

那為什麼中央銀行不把新台幣幣值提高,好幫助我們這些只會(或只能夠 )定存的老百姓呢?
 答案的意涵千篇一律,都是怕去傷害企業界。

 - = - - = = - = -

「等企業界恢復元氣了,國民自然就會有工作、有飯吃」...鄰國‧日本(Japan)政府十年前就說過這句話(註二)

結果泡沫經濟(バプル崩壞)十幾年後的今年,日本經濟恢復了嗎?
 不需要M某多做舉證,小泉純一郎是民營化聘僱制之大力推手。而這都是因為他的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施政結果。

 新自由主義並非改良的自由主義,它們的處事態度接近於C.Wright Mills說的「不自由主義」的務實性
看看我們台灣....哪個人敢說現在工作機會很多、多到不行的,請各位通知我一聲。

 所以既然企業界不懂得回饋人民,那就狠狠的讓N T Dollars升值那又怎樣,至少能保住人民的消費力。

日本除了汽車之外大部分是內需市場。或許又有人要說日本大國、台灣小國,所以台灣必須要外銷代工了...
但世界最大的消費國---美國在2008年後也開始存錢的時候,外銷與內需之間的差別已經拉近

 還記得有看過一角的硬幣,不知各位誰也看過?


Part II
  再回到政府對於教育為何絲毫不願意扛起責任,而不只是因為菁英主義?事實上菁英主義已經批判的很久了,搞到我們的學生只願意穿體育服上學了。

 在將主題指向真正的元兇---管理主義 之前,說些其他的理由。
泡沫會擴大,直到有人先戳破它(任何引發都是人為的)

但央行繳納給國庫的金額卻不是∞,當然老百姓的血汗錢---稅,也不是∞大。

不難想像政府會優先去軍購,而把教育給放在最後順位。因為這是個零和遊戲

 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有載:「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國民教育之經費應優先編列,不受憲法164條規定之限制」

  自認國文差,這條可以有兩種解釋法,且看憲法164:
「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15%,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25%,在市縣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35%」

所引用者,皆是照實引用、沒有添加一字一句。

 何以如此輕視教育?政府統計資訊網還大方寫道:國大代表劉裕猷先生應居首功?
當然當事人必稱「資源運用效率明顯提出
  既然連科學經費都可以隨便砍,也不要冀望企業界會怎麼看重學歷了。

菁英主義在此完全沒有解釋力,M某贊同黃武雄先生的看法:管理主義才能解釋這一切。

也解釋了前言中所列第二要點:「企業管理」一定以政府好的迷思。

Part III
 年初本人在部落格放發表的文章(註二),已經說明第二個發現:

  不是只有政府會繼承黨國時代的集體主義、官僚主義,民間也是繼承者之一。

 威權主義的流毒不只殘留在政府體制而已。
一般自由主義的學者,總把政府與民間當成截然二分的實體,如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

所以他最重要的主張:為給予人民最大的自由,所以要有最小政府

  然而卻突然想到,企業界可否算是人民?業界可能像一個"個體"嗎??

  新自由主義,號稱是對古典自由主義的修正
無論是扭曲還是正解,那都是對於美國本土的修正。

舉個例,資產泡沫與日本、歐洲、美國等發生的都相似:都與房地產有關。

  有沒有有注意到可以說台灣處於「資產泡沫」,而不是「金融泡沫」?
因為台灣的管理主義比美國更重、所以金融業者無法像美國一樣作威作福
(但不可因此說管理主義是「好」的)


M某這種主張,是否能在學術界找到呢?或許哪天想到了會再去追查.......

   - = - - = = - = -
  管理主義.....說明白,近來在各討論區與BBS都已經有發覺:

為什麼退伍了,還要叫「長官」、叫「學長」??  連我在幼教的妹妹,竟也吐出「長官」二字!

容我岔開話題。
考試院接連祭出所謂「淘汰制」、「備取制」造成考生民怨四起、無所適從。

國營事業更早就向企業界「借鏡」....想當初,郵差先生何須經過面試?


Part IV
到此,不知各位看出這篇文章的Whole Picture了沒有?

  新自由主義已經有管理主義的成分在內了;開放一些不該開放的,就是他們的目標。
反正一切都交給「市場機制」

但他們搞錯改革的對象,新自由主義者有沒有強調最小政府我不知道(這點先說好。)
 然而把企業給等同於個人,這點可是絕對謬誤!!

 完全推給當年的威權國民黨政府也有失公允。因為對岸,中國- - -不也是十足的管理主義嗎?
M某也不想太早說出「民族性」,因為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但無論如何,結論是企業界就是威權主義之正牌的接班人

而民國100年,政府正想「裡失求諸野」好讓自己退化到黨國時代,所以要跟企業界學習。


Final Part
 這怎麼可以呢?!!歷史本來沒走錯,現在卻故意要走入歧途??
年初(註三)以舉黃武雄教授之《台灣教育的重建》

 教育的解決方案仍是:廣設國立大學(重點在國立)
而延伸其義:廣開公職大門


 2008年後美國人主要罵的都是華爾街、金融界的肥貓。
台灣的狀況不一樣,金融界並無法興風作浪。所以臺灣人從不怨肥貓,從以前只曉得罵公務員

只是,連公務員也難免被惡搞....只因為政府打算從企業那裡讓自己走回頭路



 民國一百年大泡沫,不要以為只是笑話。
如果真的能夠化危機於無形,勝過殺人無數的刀劍英雄。

  民國百年大改造,首要之事便是停止向企業界借鏡」;
好好思考怎樣才是真好...這並不是草芥小民的責任,因為行政不是百姓的專長

但不可以為行政和實務比治國的方針與哲學還要重要


教育應該扶正它原本應有之地位。
奴化的企業文化只將教育當作教育班長在做的事情。

  教育是什麼?M某在(已去世)Paulo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與《希望教育學》得到了概念。


檢討任何形式的管理主義,阻止他們用高調的虛浮主張來掩飾管理主義。

  今年已過了一半,不論大破滅明年是否上演,消滅管理主義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威權主義!!


註 REFERENCE

一. 民國100年大泡沫 先覺出版

二."年獸已死,元宵燈下;情人節前,"百年"孤寂 (未完全貼圖)",離月-虛空之頻色,民100年2月14日。

三. "專論 2-關於泡沫與社會 (慎入!嚴肅話題)",離月-虛空之頻色,民100年 1/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