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30 10:22:51元素使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ver. 8讀後感

頁數:75~96

主題:精神分析治療歷程、技術與不同的精神分析學派發展

  書上寫道,心理分析治療的六大基本技術中,有一件事我是感到好奇的,那就是「維持分析的架構」,此學派將一致性的談話與架構本身視為是一種治療元素,其作用就如同固定餵食嬰兒所產生的情感水準。去網路上查了資料,發現關於這方面的中文資料似乎很少。我就自己試想了一下。

  如果有一件事情,是在我們生活上持續發生的,我們會怎麼看待這件事呢?每個人,每天似乎都有一些例行公事要做。可能是某些基本的生理需求,如吃飯、喝水、睡覺......等等;抑或是自己常常在進行的某些興趣,練習演奏樂器、寫作......。當我們在進行這些事情的時候,心裡是怎麼樣子的一個狀態呢?

  事實上,我們好像不會察覺到在這個時候,自己是什麼樣子的狀態,似乎也不是很能描述得清楚。但對我來說,一致性的、可預測的事件,似乎能帶來一種秩序上的安全感(姑且不論事件本身帶來的滿足)。若早上沒吃早餐,就好像無法感覺一天的開始;若晚上睡覺前不好好洗個澡,就沒辦法安心地睡去(即使很累);沒運動,就覺得自己今天似乎少做了什麼事。我在想,或許維持分析的架構,某種程度上就是這種意義吧。持續地進行帶來的安全感、每次的治療都能讓個案都感覺獲得了什麼(即使沒有)、讓個案感覺至少自己有在為了自己的問題付出。把事件進行的本身,看作是一種治療元素,我覺得是非常靈巧的想法,而它的作用,似乎也是在針對心理分析治療學派所提出的最大洞見:潛意識。

  而這段內容,我的問題有二,第一便是如上陳述,第二則是「利用反移情增加治療的效果」。移情乃是指稱,個案將過去人際的對象、情感、相處模式,投射到心理師身上;反移情則是心理師將這些東西投射至個案身上。可是要怎麼利用這件事來增加治療的效果呢?

  在古典心理分析學派中,會將治療者固定成「空白螢幕」,以確立移情的完整,使治療者的個人因素排除於移情之外,來達到移情的效果。但我認為,我們不可能將一個人視為「空白螢幕」,我們看見了、聽見了、相處了,雖然無法擺脫過去事件的影響,但我們也不可能將過去的一切完全仿製在現在遇到的人身上。並且,我們也不可能對同一個人投射所有過去事件,即便那個人再怎麼「空白」。我的想法是,我們必定是因為將現在感知道的這個人,與過去某些事件中某些人的某些特質,或是某些相處模式作了連結,才會產生移情。就像我們在大學,總會看到過去國、高中同學的影子一樣。

  若是如此,我想反移情的效果便在於,當心理師能察覺自己對個案的反移情時,就代表心理師將眼前的個案與其過去的某些人事物連結。那麼,這其實也代表著眼前的個案,與自己過去遇到的某些人事物有相似之處!心理師便能藉由將自己對自己過去經驗的理解作為某個程度上的基礎,來試著了解眼前這個人。當然,相似不等於相同,我們不太可能將過去那些人事物與眼前的個案畫上等號(除非相似程度太大),人類之間是存在著個體差異的,但卻也存在著相似。我覺得,反移情像在提供一個大致的架構,作為一種工具,來引導我們對個案的一切作出闡釋。這個概念也可應用至理解個案的移情,個案同樣也不太可能將過去的一切移情至心理師身上,所以在檢驗個案的行為時,必須將那些是移情、哪些是因為自己的獨特性所產生的新相處方式、甚至那些是兩者的交互作用釐清。如此一來,心理師才能利用移情以及反移情,做為治療上的工具,而非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