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工作環境指引(上)

使用說明

根據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所作的受僱者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針對近二萬名受僱者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有過半的受僱者認為有需要改善安全衛生問題。需要改善的安全衛生問題中,整體而言以空氣太髒、聲音太大、環境太熱或太冷、工作姿勢不自然比例較高。上述需要改善事項,在現行法令上已有所規範,但是法令之規範只是最低標準,配合時代的需求,要求工作場所環境的提昇,不能僅僅以符合法令之需求為滿足,本指引所述之內容除了遵照相關法令之規定外,更要提升工作環境的品質,建立較高標準的合理工作環境以減少勞工的疲勞與壓力,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並減少職業災害之發生。

本指引之內容主要針對受僱者需要改善的安全衛生問題,試圖從作業場所之溫濕環境、空氣環境、視覺環境、聲音環境、工作空間及安全工作場所等項目提出一個合理工作環境,作為事業單位改善工作環境之參考。其內容大部分係針對一般作業場所,至於特殊工作環境的改善請參照國內外相關法令及文獻。

現今工業社會之受僱者常因工作負荷大、工作不順利、上班、下班之時間問題、工作環境不良及精神負擔,產生長期疲勞或過勞之現象。本指引最後一節的內容主要為減少壓力與疲勞,並提供進行疲勞與壓力管理之建議。讓員工發揮最大的工作效率,減少員工的工作壓力與疲勞,同時減少職業災害之發生。

 

第一節 溫濕環境

工作環境的冷暖氣係指為使工作人員得以在適溫條件下工作,首先必須制定工作環境需求標準,其次再從工作時間、勞動量的適度化、容許標準等方面以兼顧作業管理層面。如果冷暖氣條件不易實施時,則個人應穿著適當的防護衣物因應。

1.中央空調系統的需求

設有中央管理方式的空氣調和設備者,室內溫度應維持於攝氏二十三度至二十八度間,相對濕度應保持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五間,風速每秒鐘平均不得超過零點五公尺,使用中央空調冷卻水塔設備,每半年應定期清洗消毒一次以上。

2.環境層面的配合需求

在冷熱嚴苛的作業環境中,作業場所難以全面設置冷暖氣時,可以在工作人員作業的地點設置通風管,以傳送局部性冷氣或暖氣,來達到舒適的工作環境。

作業場所設有鍋爐等特別高溫的設備時,應針對輻射能設置隔熱板、隔間、灑水氣等阻隔的設備以有效降溫。

透過冷暖氣調節氣溫時,必須裝設除濕或加濕裝置以保持適當的濕度。

3.以衣物應變的需求

穿著衣物之後所感覺到的舒適感,以最裡面的衣物與皮膚之間的空氣層,維持其溫熱狀態為氣溫32±1℃、濕度50±10%,氣流25±15cm/秒。

 

第二節 空氣品質環境

空氣是由氮氣、氧氣,以及二氧化碳等在內的其他數種微量成份,經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氣體。同時也混合存在著一定比例的其他粒狀及氣態物質。這些混合存在的物質含量如果過多時將會污染空氣,超過一定限度時、將陸續出現各種不良的影響。

1.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需求

作業場所勞工所呼吸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會使作業場所之濃度升高,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則會造成員工呼吸不適,覺得空氣品質下降。根據先進國家對室內空氣品質的建議,應使空調系統有足夠的換氣能力,使二氧化碳的濃度以不超過1000PPM為宜。使用窗型冷氣時,要調在「換氣」的狀態,以免室內CO2持續增加,使人昏昏欲睡。空調設備要定時清洗濾網、保養及維護,以保持良好狀況。

2.良好空氣品質的需求

一般作業場所內所產生的空氣污染物質,需適時加以排除,而為求良好的空氣品質,應針對各種不同的來源設法加以控制,其注意事項如下所示 :

(1) 抽煙而引起的焦油狀之粒子物質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的氣體物質,會影響人體健康,因此應設置特定的吸煙區,設於有獨立的通風系統及空氣清淨裝置的房間,其通風條件與一般工作場所相同,其餘場所一律禁煙。

(2) 工作場所人員走動以及工作時所產生的污染物質,如使用紙張、書籍等所引起的粉塵,衣物、鞋子、地板所帶動的灰塵,或者是機械、裝置運轉時所引發的各種污染物質,應定時且以不會產生二次污染的方式清潔地面或桌面的灰塵。

(3) 建築材料等所產生的污染物質,如建材的磨擦、受損而引發散落在室內空氣中的物質,例石棉等,所以針對使用纖維物質建材之場所,應定期檢查建材受損之情形並定期清理,而新建場所應避免使用石綿等危害健康之建材。

(4) 空調機的冷卻水所產生的微生物,每年至少應清理冷卻水塔兩次以上,或於冷卻水中添加生物滋生防止藥劑。

(5) 室外空氣污染物質對室內的影響,如空氣中的污染物質透過空調、窗戶或門等,從自然流動的空氣侵入室內,而污染到室內的空氣,所以空調系統之進氣口應避免設於污染空氣地區,而利用自然通風場所之窗戶也應遠離空氣污染地區。

(6) 服務業或其他行業辦公室之室內作業環境化學物質之濃度,均遠低於生產事業作業場所之濃度,目前國內尚無相關規定,如需進行濃度管理,可參照世界衛生組織之建議。但如使用或處置勞工安全衛生法令所列管的化學物質,則其作業環境濃度管理仍應遵照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辦理。

 

第三節 視覺環境

舒適視覺環境的要件:

關於工作場所的視覺環境,以往均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場所安全性為主要目標,除此之外,今後應著重在提升工作場所舒適性及更為理想的視覺環境。提升視覺環境時,必須注意的事項如以下所示。

1、照度的需求

適合作業的照度,是在提高視覺作業的正確性或速度,辦公室以及工廠的照度標準如附錄所示,但是,無論任何一種狀況,以提高該數值約1.5倍的照明最為理想。尤其對字體小、或低輝度對比物體為對象的視覺作業或視覺功能降低的中高齡者等,更要加強其照度。

此外,垂直照度至少為150 lx以上,但盡可能在500 lx左右最為理想。

2、其他視覺環境的需求

(1) 均衡調和自然光線與人工光線:必須注意自然光線與人工光線均衡的照度、投射角落以及光線的顏色。

(2) 光源具備適用於使用場所的光線顏色、演色性:整體照明所使用之光源的色溫為3,500~6,500K,但是,如未特別指定時,以使用4,000k以上為最理想。

(3) 營造整體視覺環境同時考量綠化及色彩之搭配,可以適度減輕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

(4) 整體照明之環境,為配合工作之需求可採局部照明,以加強局部地區之照度。

(5) 避免反光:為避免輝度過高的照明器具、窗戶或反射面投射到工作人員的眼睛,可選用限制反光的照明器具、或窗戶設置百葉窗。

(6) 兼顧均衡的照度:整體照明的水平面照明均衡度(最低照度/平均照度)必須在1/2以上,至少也要在1/3以上。此外,使用輔助照明時,輔助照明的最大照度在室內平均照度(不含輔助照明)的三倍以下為最理想。

(7) 兼顧照度的連續性:相鄰二個場所的水平照度,其中水平照度低的場所其平均照度數值,最好是水平照度高的場所1/5以上。如水平照度低的場所,平均照度在200 lx以上時則沒有問題。

(8) 具備適當的輝度分佈:工作桌面周邊的輝度最好在工作桌面輝度的1/3以上,視野周邊的輝度最好在工作桌面輝度的1/10以上。為取得良好的輝度分佈,必須兼顧到反射光。

A.    天花板、牆壁、地板、雜物等的反射光比例控制在以下的範圍內,並以此作為參考以決定光線的分配。天花板面 : 0.6以上、牆面 : 0.3~0.8、地面 : 0.2~0.4、桌面 : 0.3~0.5、雜物面 : 0.25~0.5

B.     天花板以及牆壁附設照明專用的照明器具。

C.     規定照明器具或窗戶等的輝度。

(9) 兼顧中高年者:一般隨著年齡的增加,視覺功能也隨著降低,尤其是雇用中高齡勞工較多的環境,更必須確保充分的照度與演色性,並防止反光。

 

第四節 聲音環境

聲音與人的生活關係密切,人類在巧妙利用聲音的同時,也因為聲音的存在,而受到不良的影響。在現代社會,未必所有的聲音都對人類有益,讓人感到不適的聲音,統稱為噪音,而噪音擾人的程度,則以聲音的大小或聲音高低的性質而有所不同,一般的噪音影響睡眠、妨礙談話以及降低工作能力等,噪音嚴重時,甚至於會降低聽力,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噪音性聽力衰退。

1. 合理的聲音環境需求

為實現一般舒適的聲音環境,首先必須降低職場噪音等級,其次是除去容易造成感覺不適的聲音,如純音、撞擊聲等,進而促使產生積極及舒適感覺的聲音,同時必須兼顧其他因素如照明、室溫等其他複合效果的整體設計。非製造業工作場所之噪音管理標準可參照附錄表1,至於工業場所噪音暴露之評估標準可參照附錄表2,但宜略為降低。

2. 噪音場所的控制需求

噪音場所所需控制的噪音,通常指的是引起聽力減退的大型噪音。為營造舒適的工作環境,則所需控制的噪音,未必一定是大型噪音。然而為兼顧舒適的工作環境,並不一定要變更工作場所的環境,基本上最重要的是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抑制噪音。

(1) 對噪音機械之要求

A.    工作場所使用之機械儘量使用低噪音機械,以減低音源對環境之影響。

B.     對會產生振動之機械,應設置防振裝置,以防止振動所產生之噪音。

C.     對於產生振動之機械,應置放於不會傳導振動之檯面,並設法抑制振動面產生振動。

D.    機械設備定時保養,尤其針對轉動或移動之部位要特別加以潤滑及調整,以保持機器均衡的運轉。

E.      對於產生噪音之流體設備,如空調設備之冷卻水,在開/關閥門時,必須注意避免發生水擊作用(水沖)所引起的振動,或者設置調壓塔以利長時間的開/關閥門,以避免發生水擊作用(水沖)所引起的振動。

(2)對噪音源隔音及吸音之要求

A.    使用防振材料,以免機器的振動傳導至密閉的隔音材。

B.     使用具有充分吸音及隔音的材料。。

C.     裝設吸音或隔音裝置時,需避免妨礙到機器的維修、檢查或運轉操作。

D.    密閉時可能在牆面的反射之下,而提高室內的噪音等級。屆時,在內面設置吸音材,吸音處理之後可降低反射能量,以免隔音效果受損

E.      密閉時,如需設置開口部,盡可能縮小面積,同時在必要時可以開/關、或設置消音器。

F.      為降低人體曝露在噪音環境時,可採用隔音室。隔音室可採用吸音材、隔音材等,兼顧充分隔音性能的設計,同時必須注意室內的空調。

 

 

 

(摘自:勞工,過勞,急救人員證照,天車 吊車,起重機,堆高機,環境監測  資訊網)

參考文獻:       

1交通部所 2012 交通部所屬事業101 年度工作考成實施要點(核定版)

2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2012 工程採購契約範本

3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09 資訊改造專業服務

資料來源: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聯合安全衛生管理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