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4 07:17:59嘉玲姊

公交車──中華日報副刊「在北京趴趴走」專欄之二

我在北京不管是由東到西,從南往北,都是搭「公交車」,也就是台灣的「公共汽車」。我到北京的第三天,朋友拿了我的一張照片,就幫我辦了一張公交車的月票。一個月只要人民幣四十五元,乘車次數不限。不過,到了五月改成儲值刷卡,每月有限次數,超過次數,就得再儲值。我五月回台時,身邊帶了一張貼我大頭照的公交車儲值卡,八月第二次去北京,我這張卡再儲值,又可繼續用。但所儲的值,只有當月有效。
北京公交車的車型有兩種:單節車、雙節車。聽說:雙節車要逐漸淘汰,因為它很長,走不快,也不好轉彎。
以車的動力來源,公交車有普通燃油車、無軌電車兩種。電車的電力由車頂電纜控制。有時電纜會鬆脫,司機就下車,用長竹竿撥弄電纜。很快且熟練處理好電纜,司機又跳上車,發動車子。
公交車上都有配置穿藍色制服的隨車服務員,雙節車有兩位。服務員有男有女。他們要負責賣票、驗票、收票等工作,和台灣早期的「車掌小姐」服務內容差不多。
除此之外,公交車服務員還有一項很吃力的工作:在人多人擠的時候,幫忙推擠客人上車,這才關得了車門。不過,有些服務員用「文」不用「武」,動「口」不動「手」,也照樣圓滿完成任務。請您聽聽他們怎麼說:
「請裡邊的乘客們:幫個忙往前走一走吧!車外還有很多人要趕著上班,上不來要遲到啦!」
「時候不早啦!大家都想早點回家!請各位將心比心,往前移動一點!」
服務員拉著嗓子,大聲的為上不來的乘客請求,車上的乘客也很合作。
服務員的另一項特別任務是:照顧老弱婦孺上下車,並且幫他們找位子。請您聽聽他們的服務:
一位柱著柺杖行動不便的老先生要上車,車外有其他乘客幫忙扶上來,服務員接住老先生說:「您要扶穩,慢慢走,不要急!」
老先生上了已是很擁擠的車。服務員開始發揮公權利了:
「您這位穿黑衣服的年輕人,請讓座給老先生吧!」
被點到的年輕人,即刻站起來,扶著老先生坐穩。
有一次,我搭9路車,自北京西站到東區。車子很擠,我一路站著。快到中途時,服務員對著她旁的一位年輕小伙子說:「這位阿姨站很久了,你讓個坐吧!」
然後用眼神指示我:「坐下」。我就很聽命,欣然坐下,並享受她溫暖而體貼的服務。〈97年5月17日中華日報副刊「在北京趴趴走」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