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0 10:26:05Column

戒上網、手機 孩子和她更親近

更新日期:2011/01/20 02:48 黃文正/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黃文正/綜合報導】

如果你命令家中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半年內不准上網、打手機、電玩或看電視,會有什麼反應?多數家長可能會說,肯定會鬧家庭革命。不過,美國一名單親媽媽莫莎特(Susan Maushart)說,沒那麼嚴重,而且,經過這番「實驗」,孩子得以重新發掘興趣,親子關係也融洽許多。

在新書《斷線的冬天》(The Winter of Our Disconnect)中,莫莎特詳述自己和三個孩子一同實驗的過程。莫莎特是美國紐約人,為了跟前夫住近一些,方便照料三個孩子,數年前移居澳洲伯斯,並在當地一家報紙撰寫專欄。

二○○九年,她驚覺十八歲的女兒安妮、十五歲的兒子比爾和十四歲的小女兒蘇西,過度沉迷在手機和網路等現代科技產品上,每天一定要上「臉書」更新網頁,隨時與朋友傳簡訊,一邊聽音樂才能寫功課。於是,她與子女約法三章,嚴格執行半年的戒除電子科技癮「實驗」。

莫莎特是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信徒,嚮往《湖濱散記》描述的簡單純粹生活,認為專注和享受真實生活,才是生命最重要的事。對於這次實驗的成果,她大感驚奇。她說,那段「斷線」的日子,她和三個孩子又重拾簡單的生活小樂趣,像是一起下棋、看書、翻閱老照片、家庭聚餐,或是一同欣賞音樂,而非各自聽iPod

她說,兒子比爾原本整天看電視、打電玩,為了打發時間而學吹薩克斯風,結果意外發掘對音樂的興趣,上大學後決定專攻音樂。大女兒安妮因為平時就少掛在網路上,所以衝擊最小。小女兒蘇西算是最痛苦的一個,後來受不了,央求搬出去跟父親住六個星期。不過她學校成績有顯著的進步,仍可見「斷線」之效。

莫莎特坦承,多數家庭恐很難執行這種「實驗」,但她建議可以定期為之,例如一星期一次。此外,千萬別讓孩子以為那是一種處罰,而要告訴他們是一種「特別活動」,因為「地球上找不到一個喜歡玩下棋,勝過打電玩的孩子。」

隨心所欲 2011-02-08 18:23:57

你好,關於這篇報導,有一些不錯的補充資料,提供給你參考,資料來源出於鄭醫師的部落格:

記得公共電視之前曾經播放一個英國的節目,裡面是講述一家五口人接受一向有趣的實驗,這個實驗有點像哆拉ㄟ夢的時光機一樣,這家人必須把生活形態調回四十年前,整個生活形態必須融入,包含用的電器甚至是節目,也由幕後的人原來提供,每隔一週,時間會開始增加,家裡也會陸續收到「新」的家電及電子產品,藉由這樣的體驗,去瞭解現代科技的進步,帶給人們的影響有哪些,到底,這些便利的科技,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是反而更疏遠?

開始的時候,這些已經習慣有網路、手機的人,對於一下子沒有這些便利的聯絡工具及對外溝通的管道,其實都很不習慣,然而,這樣也使得家人相處的時間增加,同時,他們開始找回所謂家人相聚及相處的親密感,只因為他們沒了那些把彼此注意力拉開的現代科技產物。經過這樣的實驗,這家人肯定了現代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性,但同時,他們也提醒自己,必須規劃一些時間留給家人及自己,如此,生活才不會被現代科技所綁住,而且,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去瞭解自己喜歡做什麼?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感受,絕非冷硬的現代科技所能取代。

最近,在美國出版的一本書:斷線的春天,一位三個小孩的母親,驚覺小孩已經被科技綁架,所以和小孩溝通,讓小孩與手積極網路這些現代科技絕緣半年,那段「斷線」的日子,她和三個孩子又重拾簡單的生活小樂趣,像是一起下棋、看書、翻閱老照片、家庭聚餐,或是一同欣賞音樂,而非各自聽iPod。

她說,兒子比爾原本整天看電視、打電玩,為了打發時間而學吹薩克斯風,結果意外發掘對音樂的興趣,上大學後決定專攻音樂。大女兒安妮因為平時就少掛在網路上,所以衝擊最小。小女兒蘇西算是最痛苦的一個,後來受不了,央求搬出去跟父親住六個星期。不過她學校成績有顯著的進步,仍可見「斷線」之效。

所以,對現代人來說,科技表面上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然而這些方便的科技如果過度使用或者依賴,反而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離,不僅和周遭的人距離增加,同時也會讓自己越來越不瞭解自己。如何善用科技而不被科技綁架,這是現代人應該思考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