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3 20:45:41基因突變的天堂鳥

專家說「櫻花鉤吻鮭雜交就糟了」

二○○六年生態武陵高峰會議以行銷武陵、整合生態資源為重點,武陵地區四個公部門提到:尋找武陵的DNA,定出台灣保育日,將武陵農場行銷成為生態的農場。

台中縣府農業局長蘇國治指出,身為大甲溪子弟,都會來上游關心大甲溪的情形,平心而論,大甲溪上游沿線的農業都是違法的,他對於大甲溪河川景象是悲觀的。

台師大美研所所長林磐聳說,文化是根,生態是本,文化創造產業,地方產業也要經營視覺意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潛力無窮。汪靜明提議,應設計國寶魚各種姿態的領帶、領帶夾,如同「將國寶魚放在心上」。

從基隆水產試驗所退休的研究員楊鴻嘉,今年高齡七十七歲,闊別武陵農場四十八年,昨日重遊武陵。他大聲疾呼,要保有櫻花鉤吻鮭的原生種,而不是雜交大面積繁殖,這樣才能吸引大陸、全世界的觀光客來武陵看台灣國寶魚。

楊鴻嘉在民國四十七年就到過武陵,當時中橫公路還沒有通車,他就對櫻花鉤吻鮭非常有興趣,而且還畫了許多鮭魚的圖片。四十八年後,他以櫻花鉤吻鮭的個人研究者的身分,風塵僕僕從北部到武陵參加生態武陵高峰會議,他手持手繪櫻花鉤吻鮭的原稿說,國寶魚上的黑斑,只要有三到五粒的誤差,就不是櫻花鉤吻鮭了!

坊間有一股聲音,倡議乾脆大量繁殖櫻花鉤吻鮭,甚至讓消費者也可以吃到傳說中的櫻花鉤吻鮭,以台灣的水產養殖技術,這些都不成問題。但是,楊鴻嘉說:「櫻花鉤吻鮭雜交,就糟了!一旦變形、變質,就沒有資格再叫做台灣國寶魚了。」

楊鴻嘉認為,要以科學的方法,自然、健康、永續讓櫻花鉤吻鮭繼續永久生存下去,才叫做骨董,這樣大陸、全世界都會專程來看這種陸封型,台灣才有的鮭魚,如此櫻花鉤吻鮭才能出名。

上一篇:魚缸,沙門氏菌溫床

下一篇: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