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9 10:12:01mimi

台灣四大版塊論5-強權與伺從

確實有比順民與放棄更好的生存方式,其中,依附在強權底下的伺從體系,就是一種很聰明的選擇!

對於他國之中,少數高權高位 的強權者,是有他們屬於國與國之間的考量,或是戰略上的考量,所以進行殖民計畫,或是說擴大內地連線說,當時的日本國高層是認為,為了成就日本國更大的霸權王國,日不落國之夢想,所以選擇以 台灣,以及朝鮮 2地,作為戰略基地,做為國土的延伸!

選擇的考量,在於人種相似度高,容易進一步被同化,或是說皇民化!

但是 伺從體系,就不一樣了!他是與人民貼近的!

例如,塞德克巴萊片中,山區的日本警察,就是很標準的 狐假虎威 的範例,他們既代表著強權的權威,有往往因為距離天高皇帝遠,而不受強權的管理!

就像是莫那魯道所說,  我們酋長,被邀請去現代化的日本參觀,留在日本的日本警察,怕我們對日本政權反抗,所以對我們非常地客氣,但是留在霧社的日本警察,反而是一天到晚,喜歡找我們的麻煩! 日本政府給的薪水,也被他們從中間拿走了大部分!

外來政權的主權結構底下,伺從體系,

是   投機者  的 天堂!

他們藉由  在地人 ,以為 贏不了對方 的武力,進行少數者,以菁英的形式,進行實質貼近人民的統治,並且在社會經濟活動等各個方面,佔盡,來自於強權的好處!

在日本時代, 有糖廠事件,也就是,日本的糖廠,藉由政治力的介入,強行要求糖農必須以低價購入製糖用的甘蔗,並以政治力的介入,打擊 台灣人開立的製糖工廠, 接近以霸佔市場的方式,取得暴利!

而因為,台灣本土的糖農,沒有屬於自己主權的政府,這樣的社會不公,也無法藉由任何一種管道申訴,沒有社會制約力,可以平衡利益分配的不公,甚至有一個比較公平的市場競爭,至少可以彼此角力!

當時的糖農,只能默默的忍受這些過程,並且在民間,流下過去的俗語叫做:

第一 憨  選舉做運動, 第二憨 , 種甘蔗交會社 秤(ㄅㄨㄥ)

但是,類似的狀況,在我所認識的一些長者眼中,日本人統治時期,所發生的此類事件,不比國民黨所統治的初期,來得嚴重!

高雄住在旗山的同學,他說,當時隨著國民黨來台灣,上海幫的生意人,鍵結國民黨槍桿子出政權以後的力量,  應是藉由香蕉出口的海關制度,

改變原本 台灣香蕉 是以 竹簍 裝運海運日本販售的習慣,要求全部以紙箱裝盛,並且藉由販賣紙箱,來取得  既有的利益.

卻忽略了,密不通風的紙箱,所裝運的青香蕉,會縮短香蕉 黃熟 的時間,香蕉被海關規定以紙箱送到日本去銷售,到達時候,全部都爛光了! 根本無發 配發銷售的各地.

於是,整個旗山的香蕉產業,包括農民與貿易商,一夕之間,破產停耕,而自然很快讓東南亞一代的香蕉,取而代之,進入日本市場,即使,在日本的的口中, 台灣香蕉,味道比較熟悉美味,卻也敵不過,那些想要從中取得既得利益的, 連著國民黨勢力的上海幫 生意人.

夾著政治威力的既得利益者,在國民黨時代的初期,是遍布廣泛的,包括當時規定,永遠不用改選的國大代表與立法委員. 如果不擔任公職之後,可以直接轉任 建築師 或是 律師!

-- 不需要有任何的專業訓練過程 --  直接轉任!

至於本土的學生呢?卻要經過 錄取率極低 的國家考試,方能取得執照資格!

您可以想像,這樣的經濟市場,貼近人民的實質生活是,台灣人的子弟,即使父母千辛萬苦,送他們進大學學習專業能力,他畢業之後,卻要在那些,只具備 印章簽証功能, 只將建築設計,或是法律學問,當作是一種 既得利益 管道,卻完全沒有實力的退休高官 底下,替他們做事!

這是多麼令人怨氣的生活方式, 卻現實地展現在這個社會上,數十年之久!

或許,了解了真相,也會同時理解,國民黨統治初期,所興建的建築物,是那麼平板,沒有表情,乏善可陳!

mimi有一位師長,公公是位台灣人,老建築師,那位老師說,公公最氣憤的是,就是那些胡搞瞎搞的國大代表,立委轉任的建築師, 並且談著,他年輕時,又如何奮力的取得生存,在哪些耀虎揚威的既得利益者底下,在不公平的市場底下,努力地存在著!

既得利益者,包括加入國民黨之後,國民黨可以藉由買票與作票,讓他們當選的地方議員,地方縣市長!里長,村長!

既得利益者,包括,當時在大學裡面,每一個學系的每一個班級,都會有一位 職業學生,埋伏記錄著,當時,有哪些人,具備反對國民黨統治的思想!

mimi曾經看過一位名醫師,他在看診的時候,不知為什麼,要告訴我,當初他決定自行開診創業,是因為,當時他的成績優秀,卻經過勸導之後,依然不願意加入國民黨,所以,他被告知,進了教學醫院,也不會升官的恐嚇,或許是在,他以為的骨氣底下,寧願自行開業,從此與 大型的教學醫院絕緣!!

外來政權 需要 伺從,也自然需要,恩庇伺從,

除了公務人員,公營事業,公家體系之外,還有一大群存在於各行各業,  枝葉茂密的黨營,攀附黨營的事業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