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4 03:00:00丹尼爾
老子書-合乎自然
【原文】
和大怨 必有餘怨 焉可以爲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以責於人
故有德司契 無德司徹
夫天道無親 恆與善人
【白話文】
即使協調平息重大的不滿、必然還有殘餘的怨氣
這怎能算是妥善的辦法?
因此,聖人雖拿著借據存根、卻不向人索取償還
有德的人就像「司契」、無德的人就像「司徹」
自然的法則公正無私、總是與遵循道的人親近
【說明】
即使平息百姓重大的不滿
百姓必然還有殘餘的怨氣
這怎能算是妥善的辦法?
因此,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就是一開始就不要〝結怨〞
統治者必須拋棄自身的貪婪欲望
不要強取民脂民膏、引發民怨
因此,悟道、有智慧的王
雖拿著借據存根、卻不向人索取償還
反而把有餘的東西、拿出來奉獻給天下
古代借貸金錢、糧米等財物時會用契券
它是用竹木製成;中間刻橫畫、兩邊刻相同的文字
記錄借債內容(名稱、數量等),然後劈為兩片
左片就是左契,刻著負債人姓名、由債權人保存
右片叫右契,刻著債權人的姓名、由負債人保存
索物還物時,以兩契相合為憑據
徹法,是古時普遍性的賦税制度
司契,指的是掌握契據、游刃有餘
司徹,指的是主管稅收、斤斤計較
這裡以司契、司徹兩種債權來說明
有德的人就像「司契」、雖有借據而不追討
如《77自然的法則》篇提到
天之道 損有餘而益不足
使萬物達到安定平衡的狀態
無德的人就像「司徹」、制定各種稅賦強取
如《77自然的法則》篇提到
人之道 損不足而奉有餘
結果民怨四起、天下動盪不安
須知,自然的法則公正無私、總是與遵循道的人親近
【註釋】
和,平息爭端、協調
責,索取(財物)
與,親近
上一篇:老子書-正言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