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8 13:38:31吉哥

就向前走吧



「被抄襲事件」爆發至今恰好三週;不過我卻覺得,那已經像是三個月前的事了。

就像電視台的「聚焦」只有一天,報紙的「關注」短短兩天,周刊的「賞味期限」最多一星期,連網路上熱心湧入的朋友,也在十天左右,回歸「正常流量」;好友艾小姬的一句「最好的時機已經過去」,相當傳神地點出了事件的現況,我雖然開玩笑說她這「一針見血」讓我「濺血」,但其實,我當然清楚這是所有「沒有新發展」的新聞事件,正常的起伏流程;也可以說,我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看著它這樣發展。

主觀意願上,我早就想跳脫這件事,不希望自己原本的生活常軌,受到太多影響;不過,「大作家」的強詞奪理,以及蔑視事實,確實讓我覺得,如果我就這樣完全不在意,也實在很沒天理。

所以前陣子,我還是花了時間跟精神,認真跟兩位律師溝通,也請教多位法界朋友,一度準備直接告上法庭,一心以為司法可以還我們公道,可以讓仗勢欺人的人,得到一點教訓。

沒想到,真正深談之後,我卻做了「放緩步調」的決定。

因為,雖然所有我詢問過的專業人士,都認為這場官司如果進行,我的贏面很大。但是,越是親近的朋友,越會對「提出告訴」這件事採取保留態度。

「這樣做會同歸於盡……」。國中最好朋友的聰慧老婆,用判案般的專業精神,做出這樣的分析。

「你願意一而再再而三面對莫須有的惡意攻擊嗎?」「你願意不斷在泥淖中,不知多久才能脫身嗎?」「你知道在起訴過程當中,會有很多無法想像的黑暗面嗎?」……

一連串的問題,讓我難以招架;尤其當這些善意的關心,來自的是專業程度無庸置疑的法界朋友時,真的讓我動搖了。

我必須承認我本來就是個很容易受影響的人。君不見聰明的網友,直指光是「炒新聞」三個字,就把我鎮住了,讓我綁手綁腳;我很難想像,如果面對更多負面攻擊性的言詞,會是什麼樣的狀況。

細節不贅述。總而言之,經過研究與思考,我決定採取分階段的折衷方案:先寄出律師信給當事人與出版公司,嚴正聲明我們的態度,與希望對方負責任的地方(對著作權尊重的責任)。如果當事人依然高姿態,那麼我們就會研擬後續的作法。

依法,在半年內,我們隨時可以提起訴訟。而且,只要真的需要打官司,我會選擇「刑事訴訟」途徑,不求償(我無意獲取任何利益,也不想計較精神損失),但若抄襲成立,對方會被定罪,要負刑責。

我不希望這樣做。為了懲罰一名看不出反省能力的人,賠上自己的寶貴時間、精神與金錢,很難讓我說服自己。

我知道這樣的處理態度不夠積極,許多關心這件事的朋友可能會有些微詞;不過對於一個白天必須正常上班、晚上要唸研究所、假日得陪家人,一個月領的薪水,可能不如「大作家」一集主持費,付律師費都有困難的平凡上班族來說,要我以卵擊石,未免太過沉重。

基於對關心這件事情的朋友的責任,我寫下這篇文章,以後若有新的進展,也會再隨時更新消息;可是,除此之外,我要完全回歸正常;這裡不該是某人跟某人較勁的場域,這裡只是一個朋友跟朋友分享見聞的開放空間。

也許因為自己的工作、課業加重,無法維持過去發表文章的頻率;可只要有機會寫,我會回到原本的多重角色:關心媒體發展的「蔡主播」、分析台灣政治的「蔡記者」、喜歡房地產的「小先生」、愛吃貪玩嗜聽演唱會的「小寶貝」、樂於分享職場心情或成長困惑的「柚子哥」。

我很喜歡羅文嘉先生曾經寫過的一本書的書名:「向前走吧」。

帶點灑脫,帶點率性,卻又不是任性、不顧一切、或未經深思熟慮的。

恩。就向前走吧!




圖:別再被陰影困住!新聞小寶貝2007年9月攝於雪梨。

上一篇:炒新聞教室

下一篇:圓滿的結局

支持 2007-12-20 01:30:41

支持你的任何決定,
但對於訴訟這件事情,並沒有你想像中艱難。
你可徵求義務律師,為台灣文壇豎立道德典範,
打官司,也是向前走的一種方式,
誰說向前走就是放棄討公道?
誰說討公道就是沒有向前走,
今天你的作為,不是為你自己,
而是為了樹立典範,杜絕抄襲,
以及抄襲之後還反咬別人一口的惡行,
拿出你新聞工作者的正義感吧!

彩彩 2007-12-19 14:27:30

柚子大哥~
說實話 我也希望你回歸平常生活
(這樣我們才有新的文章可以看ㄇㄟ^^)

其實從大作家的事件
我想到侯文詠的小說靈魂擁抱裡
有個被同事騷擾的電視台女主播
長期被跟監騷擾
最後受不了跳出來說出被騷擾的真相時
卻沒有多少人相信她
還要她這個受害者
自己想辦法舉證去證明自己的說法屬實

難道這個社會沒有讓受害者
有輕易平反的方法跟機會??
也難怪很多受害婦女不願舉證
怕受到二度傷害
深深嘆息~

柚子大哥 繼續加油^^
我相信你已經做了最好的處理

小白路人一枚經過 2007-12-19 04:10:41

有些失望但預料之中

有資源的抄襲者仍然風火仍然翹首凜然樣
會想到那被抄襲者如果更沒有資源會怎樣呢
到最後不過是只有網路突呼負負

到最後不過是還一堆人以為真的是兩人都炒新聞吧
真相的探求太累~被動資訊的接受比較輕鬆下
這樣的錯誤認知說來可能還是大多數了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所以放下這樣的作法其實真的是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