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1 19:44:59吉哥

專訪吳伯雄



近幾年,自從當了所謂的「長官」後,我就不常有到第一線採訪的機會。

前兩天因緣際會,陪伴同事專訪了政壇老將、也是新任的國民黨主席吳伯雄。

由於上任一個多月以來,吳伯雄奉行「少說多做」的原則,因此許多台灣媒體,想要專訪他,都被婉拒;鳳凰佔了境外媒體的不同利基點,幾經邀約,終於獲得吳伯雄首肯,接受我們的獨家專訪。

提到吳伯雄,腦中立刻浮現好一些過往畫面:

──十一年前,我擔任慈濟新聞主播時,曾經在花蓮,慈濟三十週年活動上,訪問過吳伯雄;當時,我的採訪經驗一點都不豐富,吳伯雄的態度和緩、答問客氣,讓當時心情其實很緊張的我,放鬆許多,算是個很友善的受訪者。

──十多年來,陸續有幾次採訪吳伯雄的經驗,但隨著自己閱歷的增加,我慢慢感受到,吳伯雄很精明,講話小心謹慎又保守,常常錄了一大段訪問,卻發現剪輯不出「有新聞性」的一小段談話。

──素昧平生之時,我對吳伯雄的印象不錯:二十多歲的年紀就闖蕩政壇,年紀輕輕當上桃園縣長、省議員,是早期少數的客籍政治明星,也是當年國民黨中生代的風雲人物。尤其是他在競逐台灣省長時,跟宋楚瑜的競爭,一席「台灣就算只剩下阿里山,也要選到底」的名言,更讓人印象深刻。十多年來,吳伯雄潛心向佛,政治慾望降低,慈悲感大幅增加,在公益場合見到他的機會,比在政治場合還要多。

──馬英九因特別費案請辭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臨危上陣,扮演穩住黨機器的角色,他的身形,他的資歷,他的輩分,都讓國民黨在現在這個關鍵時刻,得以穩定下來。

有好一陣子,沒有當面看吳伯雄了,再次實際接觸,感覺得到歲月還是多少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跡,65歲的他,年紀介於連戰和馬英九之間;也許是長期沉浸在佛法當中,吳伯雄儘管在政壇打滾數十年,但直到現在,還是不見政治人物的油滑感,應該說,是「內斂」到讓人感受不出來;但是,他的活力依舊、幽默依舊。

吳伯雄總是說:「來找我幹麻?去採訪馬英九吧!」



其實,吳伯雄的角色,是國民黨的黨主席,台灣最大政黨的領導人;論地位,至少在2008國民黨重新取得政權前,是絕對不輸馬英九的!而如果2008馬英九沒有獲勝,那麼吳伯雄更將是在野黨的真正負責人,只是,在目前台灣媒體的聚焦下,馬英九被刻意放大,吳伯雄被有意無意縮小罷了。

將近一個小時的專訪,我們針對國民黨現階段的問題、與民進黨的競爭,以及兩岸關係發展等不同面向,和吳伯雄做了深度訪談,也從中了解他的理念與思維。

吳伯雄坦言,2000和2004年,國民黨會兩度在大選當中落敗,最大的問題,出在自己內部的不夠團結。

他說:「國民黨應該道歉!為自己不夠振作、不夠團結、不夠努力道歉。」

眼看2008大選又將來到,吳伯雄說,他在這個時候接下黨主席,是在「跳火坑」,壓力很大。國民黨面臨「非贏不可」的壓力,吳伯雄拿最近馬英九跟王金平之間的問題分析,就算他們不能搭檔,也一定可以合作。因為他們都很清楚:「破壞團結,會成為歷史的罪人」。

談到馬王的問題,可勾起我的興趣!我立刻追問,當民進黨已經快速整合、彌平初選裂痕時,國民黨的馬王還在拉鋸,會不會讓外界有相形失色的感覺?

吳伯雄直言,從黨的立場看,「黨有焦慮感」,再拖下去,的確對黨的氣勢有影響,對王金平院長的聲望,也有影響。不過吳伯雄比較樂觀,他認為「再拖下去也沒有多久了」,最晚六月下旬就會底定,其實跟民進黨的副手人選出爐時間差不多。

提起民進黨,我也好奇吳伯雄怎麼看未來大選,馬英九的對手,民進黨提名人謝長廷?跟2004年的陳水扁相比,國民黨對上謝長廷,選戰會比較好打嗎?

「都不好打!」吳伯雄認為,民進黨常有些「狠手段」,國民黨必須提醒民眾,口號解決不了人民的問題,不能讓生活過得更好。而面對這樣的對手,吳伯雄也認為國民黨的選戰打法,「必須更靈活,不能坐以待斃」。

吳伯雄對馬英九肯定有加,對他的支持溢於言表。當然身為採訪記者,我還是好奇「另一面」:忍不住再追問,馬英九目前的弱點在哪?應該要加強什麼?


原本我以為吳伯雄可能會閃躲,沒想到他很直率地回應:「馬英九應該要加強地方上的訪問,關注到基層民眾,要能夠坐下來,跟他們慢慢談,對基層的建言,要有耐心地聽進去,而且要比其他人,比謝長廷,跑得更勤快。」

這樣的說法,很符合我們這些長期關注台灣政治的媒體人,對馬英九現狀的認知。的確,馬英九的罩門,能不能突破,要看他自己。

另外,吳伯雄也談到了兩岸應該和平共榮的願景,應該秉持善意與互助。因為「兩岸問題不能急躁,目前沒有統一的條件,但千萬不能用台獨分離意識來刺激,應該讓時間跟善意,來解決問題」。

整體來說,吳伯雄在專訪中,展現了相當的誠意,不會讓採訪者空手而歸;但他的「高明」,也展現在答案裡。在這場問答中,他採取的是「擦邊球」的策略,輕輕碰觸到問題核心,卻又立刻閃過滑走。比方說,國民黨打選戰要「更靈活」,問題是什麼叫「更靈活」?怎麼樣「更靈活」?「更靈活」的具體作法是什麼?全部都沒有說出口,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無論如何,這已經比我們預期的狀況要好得多。一趟專訪,頗有收穫。

比起在辦公室指揮調度,以及負責行政工作,能夠在第一線採訪,跟受訪者鬥智,問、答、攻、防,還是非常過癮的事。

不過我知道,自己現階段該扮演好的幹部角色,也會全力以赴,努力做好。至於第一線任務,偶一為之囉!

上一篇:佩服民進黨

下一篇:專訪謝長廷

吳伯雄是誰? 2007-06-17 10:17:46

喔我訪錯站台了...

(難怪這麼沒默契)

吳伯雄是我伯伯

版主回應
喔喔,我也一頭霧水了...... 2007-06-19 13:20:25
吳伯雄是誰? 2007-06-13 19:59:34

請問吳伯雄是最近星光大道出線的人物嗎?



(更笨的人又來了)

版主回應
如果不知道他是誰,就不知道吧,沒什麼關係。 2007-06-15 12:48:53
小路 2007-05-23 13:37:37

每天在電視新聞中.看到政客們把社會搞得紛紛亂擾.
還好可以從小寶貝文章中.看到政治家不同的氣度.
(我小時候就欣賞吳伯雄.就如同胡自強一般)

之前聽過廣告大師講一席話:
阿扁在事情還沒說no之前.都說yes.
小馬哥在事情還沒說yes之前.都說no.

過猶不及都不好啦~
希望政治人物除了為自己.也要多為人民想想才好.
(我今天很嚴肅耶.這種話題想不出笑點.~悶~)

版主回應
不笑的小路......也很好笑耶!

有點幽默感的政客,總是比較不讓人討厭!
2007-06-15 12: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