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6 15:11:22吉哥

“才”與”就”透露的秘密


今天台灣四大報的頭版頭題是這樣的:

聯合報:一審有罪 扁才下台
中國時報:扁:一審有罪 下台
自由時報:一審吳淑珍判貪污有罪 扁就下台
蘋果日報:”一審有罪 即下台”

四大報紙的頭版頭,講的都是同一件事,標題的描述乍看之下差別好像不大,但其實,敏感的人一定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關鍵就在那一兩個字之間,媒體的態度昭然若揭。

聯合報和自由時報恰好是兩個極端,關鍵是”才”字和”就”字。聯合報的邏輯是,扁本來就應該下台,他昨天的說法,是在拖延耍賴,要等到一審定罪”才”願意下台;自由時報的邏輯是,扁本來就不應該下台,他昨天的說法,是展現道德責任,只要一審定罪(不必等到三審定讞)”就”願意下台。

相對的,最近反扁反到有點衝過頭的中國時報,倒是給了個很中性的標題,避開”才”或”就”的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填?);至於很少涉入政爭的蘋果日報,也採用引語的方式,用了個”即”字,強調是”扁自認”的說法,不是報社立場。

到底一審被判有罪時下台,是”才”還是”就”?不同立場的人,看法必定相反;但是身為媒體,在報導新聞時,是不是應該力求中性,而不是任憑自己的好惡,加諸在標題或新聞的遣詞用字當中,這是值得注意的。

不只平面媒體如此,電子媒體的狀況也很嚴重。看著各台的現場連線和新聞報導,我只要聽記者用的是”才”或”就”,就可以猜得出他們的政治傾向。

我實在不知道這些媒體或記者,是故意把立場加諸在報導或標題當中,還是這是一種”無意的暴露”?

如果是在新聞當中加入立場,這樣的媒體就很不可取;如果是媒體工作者自己的”無意暴露”,則代表大家平常太沒有敏感度,用字遣詞不夠精確,也有待改進。

在這裡,我不想多談媒體立場的老問題;我比較在意,台灣媒體處處存在的這種”不精確”的危機。

光是昨天,一家平均收視率仍居台灣第一的新聞台,在同一節新聞當中,就有好幾則新聞,犯了這種”不精確”的錯誤(我認為這已經稱得上是錯誤)。

狀況一:主播說”陳定南過世,郭子乾的模仿成為絕響。”

新聞小寶貝註解:是陳定南過世,又不是郭子乾過世,為什麼”模仿會成為絕響”?只要郭子乾想模仿陳定南,他依舊隨時可以模仿啊,只是要考慮觀眾會不會覺得怪怪的就是了。進一步想,如果你看過”全民大悶鍋”裡頭,曾經有一段”肅老的心願”單元,模仿已過世的梁肅戎,在天國發表談話,就知道,已經往生的人,還是可以在模仿秀裡頭活靈活現的!

狀況二:主播說”陳定南過世,他的好朋友田媽媽田秋堇很傷心……”

新聞小寶貝註解:我的天啊,”田媽媽”之所以叫”田媽媽”,就是因為她是田秋堇的媽媽,什麼時候變成”田秋堇就是田媽媽”了?我猜,主播連田秋堇是誰,恐怕都不知道吧?田秋堇是民進黨立委,是前縣長劉守成的妻子,是前主席林義雄的秘書,林宅血案第一時間抵達現場,目睹慘狀的關鍵人物;田媽媽則活躍於民進黨活動場合,挺扁挺到底,唱作俱佳在媒體上很討喜;這對母女,怎麼會混為一談呢?

狀況三:記者在報導中,大聲喊呂秀蓮”副總統,妳支不支持陳總統再司法上訴?”

新聞小寶貝註解:有沒有搞錯?現在只是起訴,根本還沒定罪,何來上訴?更何況,被起訴的,是吳淑珍,不是陳水扁,陳水扁上訴什麼?連最基本的法律程序都一知半解,如何讓觀眾清楚明白?聽了真是讓人想要昏倒在地!

信手拈來,就這麼多狀況,不精確的問題,比想像中還要嚴重,新聞同業們,真的應該好好反省了。
花鳥百合 2006-11-08 21:14:05

哈~~
有可能喔!!!
可能會像花鳥一樣..
被追剎..
但是柚子哥..
不怕拉..
”落跑”時的路線..
花鳥己經安排好了.
你就放心跟著花鳥走..
花鳥己經和小菲打好關係了..
^^

娃若 2006-11-08 14:12:41

ㄎㄎㄎ
我和蔡主播是相同的立場
ㄎㄎㄎ
ㄎㄎㄎ
ㄎㄎㄎ
這篇文章真是寫得好啊,
真不虧是資深有夠格的蔡主播啊!
說真的,你真的很棒耶
日前我在電視看到某台的男主播在播報晚間新聞
我真的很難去接受他
ㄈ與ㄏ不分耶
明明就發生xxx,他一直要說花生xxx
我真的快瘋了!
這樣的男生,也能當主播喔?!
唉...好累!

版主回應
過獎過獎
我只是龜毛了點
不吐不快罷了
寫太多
不知道會不會被同業追殺?
2006-11-08 14:30:37
花鳥百合 2006-11-08 11:36:59

對於台灣的新聞..現在幾乎都是即時連線..
所以難免有些口誤或太過緊張描述文不對題的對話出現..
曾有某位主播就說:
一匹紅螞蟻在包圍台北火車站...
看出來那裡錯了嗎???

版主回應
他的意思應該是一”批”吧
只是”批”與”匹”同音會被誤會
但這樣用還是不恰當的
2006-11-08 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