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4 03:02:25Taz

SF in SF – 四月末的旅行:CA (Pt 3.3)

三之三:中國城

第三天早上我們去了中國城。天氣不是很好,漂起雨絲。這樣的見鬼天氣,對遊客來說實在不是什麽好事;但對食客來說,可就不一樣了。我們來到當地補品店老闆娘介紹的中餐廳,大啖粥、油條和腸粉,配上熱騰騰的中國茶,吃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出差到異邦的男友,西餐可是吃膩了;能夠吃到中餐,差點就痛哭涕零。

趕時間的關係,我們並沒有仔細地逛中國城。對我來說,中國城其實也沒什麽吸引的地方。全世界的中國城或唐人街都長得差不多;總會有個拱門牌匾,建築上有雕刻之類。在我,來到這些地方時,人、文化和精神比較重要。立個牌匾,可以是爲了紀念;但也可以是很做作的東西—淪爲吸引遊客的道具,失去原來的意義。就如我一直不能理解的吉隆坡茨厰街上那藍色的拱門和雨蓋屋頂,硬生生把一條有自己特色的街給叫作唐人街。天,如果是那樣,馬來西亞到處都有所謂的“唐人街”吧?大城小鎮裏比較有商店聚集的街道,那一條不是滿佈華人歷史的蹤跡?(不好意思,職業病的關係,批判城鎮的個性又犯了。)

舊金山的中國城,看起來就像很多華人的城鎮;不論你在中國、臺灣、香港、馬來西亞還是新加坡;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相似的街景。人在異鄉久了,看到這樣的風景的確會引發幾分鄉愁。我這個來逛逛的遊客,看到有中文字的招牌,反應不像老外的那般有趣,除了聯想到其他城鄉發展的課題,就只是笑笑、照照相算了。現在回想:對於舊金山的中國城,除了吃的,在我腦海裏回蕩不去的就只剩下老人拉二胡的畫面。其他的,真的就留在舊金山某條街的角落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