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5 19:54:10小金老師

【小金老師行銷講堂】一直被模仿的現場演奏方式



上一篇文章寫到消費者是被教育「一定要聽演唱會」這個概念,有很多朋友在我的粉絲頁上正反兩面激辯,實際上演唱會的票敢收那麼高(原聲帶的售價10倍以上),當然是因為現場設備搭設、場地租金、歌手的華服、場地水電費……等等,都是很龐大的開支,但我強調的是唱片公司的行銷手法造成社會動亂,甚至喊出「買到演唱會票就是孝順父母」這種口號,真的是很不可取。


演唱會現場很多人覺得聽了一生無悔,同樣的很多音樂演奏者看現場也會有很不同的感受。除了現場演出要有不能出錯的功力外,我也觀察到除了音樂本身,演奏者投入的表情也是一個賣點。例如小提琴家陳美,在拉小提琴時會有很多陶醉的表情,在加上長髮有時會隨身形甩動,真心讓人覺得她是完全陶醉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後來我看馬友友和其他音樂家演奏也都是戲劇表情十足,「女子十二樂坊」和一堆叫不出名字的演奏團體愈來愈多。漸漸地,只要是現場演出,演奏者的表情幾乎都會有大螢幕抓特寫讓所有人欣賞。當你看到一個又一個的演奏者都如此陶醉又一致的神情後,我開始會去想,這表情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演的?是不是現場演奏的趨勢,讓演奏者也一定要會演戲呢?


前一陣子我們認識了一位廟會小王子攝影師,他很欣賞一位女鼓手,透過他分享的影片,我間接看到不少場這位女鼓手的演出。她會在百貨公司等公共場合表演,身邊有著一組爵士鼓,演出時她會隨著音樂打鼓,不時搭配鼓棒在手上飛快旋轉,紮著馬尾的長髮隨著激動的身體擺動與節奏在空中飛揚,最特別的她是臉上永遠掛著甜美的燦爛笑容,讓人看了心曠神怡,難怪廟會小王子如此傾心。女鼓手的粉絲頁人氣接近50萬人,相當受歡迎。


上週我在嘉義文化公園看到了一個類似的場景,一樣是一組爵士鼓,一個馬尾女孩,一樣公開演出,我以為是廟會小王子的那位。停好車走進一看,女孩皮膚很黑,身材也比較豐諛,五官也沒有小王子那位甜美。仔細觀察了一下,所有的演出模式都如出一徹,「演出時她會隨著音樂打鼓,不時搭配鼓棒在手上飛快旋轉,紮著馬尾的長髮隨著激動的身體擺動與節奏在空中飛揚」,她臉上也一直有笑容,但我看得出來有點僵。這下子我就發現這樣的演奏方式,其實是很容易被整套學去和模仿的,只要有一個會打鼓的女孩和一組爵士鼓就可以,而且進入障礙十分之低。


接下來,我又在臉書上看到第三個類似的場景,女孩、馬尾長髮、花式打鼓、陶醉的笑容,幾乎是除了人不同以外,其他所有模式都相同。我不知道這樣的模式在台灣持續多久了,但是這種一窩蜂的模仿方式,最後勢必會讓大家看到膩,這種街頭的表演方式勢必就一點都不稀奇了。


所以像這樣的街頭表演,真正無法被模仿的核心價值在哪裡?真心甜美的笑容?或者陶醉的神情呢?


任何有名的企業或商品,其成功模式在曝光之後,一定會難免有人想要如法炮製,要避免和一堆模仿者一起淹死的最好辦法,就是要不斷地創新。當別人還在模仿我們舊的東西時,我們已經又在玩別種方式了。


有一間傢俱店的口號真的很棒:「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是創新者的自豪,也是告訴模仿者無法學到真正核心價值,空有其形未有其魂,最後只會和同樣的仿製者被感到厭煩的消費者淘汱。

小猩猩 2015-02-08 21:21:31

那只好閉著眼睛聽了...XD
老師說的,我是沒見過,但是可以想像。最好的例子就是北朝鮮的兒童才藝表演,表情假得可怕。
正常來說,如果心情融入音樂之中,表情應該是隨著音樂不同而有變化,絕非從頭到尾都是一號表情。
我想到台語歌手葉啟田,他唱了不少歌,但是我總覺得他的歌比起其他老歌手,明顯差了一截。以前一直不知道原因,後來年紀增長才了解,他不管唱什麼歌,永遠都是那招牌一號表情,聲音的表情也永遠都是同一個樣。換言之,他就像播放器一樣把歌播出來,沒有融入歌曲感情。(哈!葉先生躺著也中槍...)

版主回應
啊啊..對呀..你這麼一提我才想到是這樣.
但有可能那是他專心唱歌的認真表情...
葉先生的歌好像就勵志那首比較記得.
2015-02-10 12: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