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3 16:52:05小金老師

6月25曰「三昧堂自創木偶物語」演講綱要

時間:100年6月25日﹙六﹚上午 9:30~11:30

嘉義市史蹟資料館(嘉義市公園街42號)(射日塔下方)

操偶教學:吳翊寧(諸羅山劇團)

造型與偶衣設計分享:劉國安、陳政維(三昧堂自創木偶工作坊)

木偶攝影技巧分享:闕志丞(三昧堂自創木偶工作坊)

    

  一、    台灣重要民藝:木工藝、竹工藝、陶藝、金工、玉石工藝、彩繪、漆藝、染織、其他工藝。

  二、    物語:本書解為「文物的故事」,因本書所提的民藝種類繁多,故針對戲曲文物之布袋戲偶做更深入的延伸與解讀。

  三、    布袋戲偶屬於音樂戲曲文物,包括戲偶、戲台、樂器、彩繪、木雕、石雕、泥塑、剪粘和交趾陶作等文物。

  四、    早期傳統布袋戲-死眼死嘴,刺繡偶衣,木製偶頭與手腳,呎吋小,發源於泉州

  五、    布袋戲偶基本結構包括身架、服飾、盔帽(頭飾),身架包括了頭、布身、(文手或武手,木製),實心的布腿、子,木製),傳統戲偶高度約30cm。傳統偶頭為木製,其製作流程為雕刻粗胚、磨光、糊棉紙、打土底、粉底、開眉、打花面、裝鬚。

  六、    就角色方面來論述,布袋戲偶約略可以分爲、丑、獸、雜.....等七種角色。

  七、    為了表達更多視覺效果,台灣操偶表演隨著戲偶從30公分長演變成50公分,甚至加大至7480公分左右,身材比例相當接近真人,約七~九頭身。。因應此變化,一偶之操作從單手變成了雙手。

 

  八、    活眼活嘴的創始者:台灣黃俊雄(靈感來源-洋娃娃)。

  九、在戲偶的本體方面,手可分為木製手以及現在廣為使用的橡膠手,該手內置絲,並可輕易扭成特定的手型,現代戲偶的腳已普遍為塑膠製,裝設有膝、踝二關節,鞋子還可以穿脫交換。至於戲偶本身穿的服裝,近代偶身所著衣服變得更華麗且多層次,甚至已與真人的穿著相仿。除此之外,操控布袋戲,讓其自由表演的裝置為天地同;其裝置設於左右手。

  十、布袋戲未來的新趨勢:「自創木偶」,意即非仿造電視木偶角色造型,整尊木偶的整體設計到製作,皆是「自己創作」,是具有「創作者靈魂」的藝術作品。

  十一、「三昧堂」是一群來自不同領域的好朋友的集體創作成果

木偶整體造型設計:劉國安(台灣必成公司員工)與陳志遠(飛髮廊老闆)

偶衣製作:陳政維(阿維偶衣工作室)與崗山余美娟

造型製作:黃皇霖、陳志遠

兵器與配件製作:陳永昇(雞肉販子)

攝影寫真:闕志丞(研究助理員)

部份偶頭提供:涂建軒(欣美數位影視)、龔詩欽(愛偶成痴工作室),

  十二、傳統木偶與三昧堂自創木偶實偶展示比較

  十三、三昧堂自創木偶展演與操偶教學

  十四、Q&A時間

 

(悄悄話) 2011-06-26 10:46:47
(悄悄話) 2011-06-23 2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