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5 00:26:42小百

行者之二

”莫忘初衷”


常有人講這句話,似乎變成口頭禪了。


所謂的”初衷”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對個人來說,每個人的初衷都不一樣,所以當初衷消失了,那他就可以放棄或離開了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吧?!


在一個團體裡,每個人的想法跟理由都不同,如果只是這樣的初衷,這個團體必然無法維持長久。


所謂的”初衷”不如說是團體的”本質”要來的貼切。


對於團體而言,每個個體可以有不同的”初衷”,但是團體本身有它獨一無二的”本質”。


本質影響了初衷,每個人的初衷多多少少跟這個本質有關聯。


如果個人的初衷跟這個本質是相同或類似的,那麼就能穩固這個人在團體內的定位;如果個人的初衷跟本質違背或相反的話,那麼這個人在團體裡就會顯的格格不入,甚至被排擠。


也有人省視自己的初衷,而最後認同團體本質的,那麼也一樣會融入團體裡。


還有人,因為無法將初衷與本質結合或是某些因素,而無法離開團體,那最後會變的很痛苦,行為變的很沒意義,甚至會失去重心。


所以所謂的”莫忘初衷”,老實說是一句好聽話,不過我對它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所以從來沒使用過。


要說”莫忘初衷”不如說是”莫忘本質”,已經走不掉、不想離開的時候,回歸本質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是本質先於初衷,最後卻是初衷大於本質,這樣子互相矛盾了,在累的時候,突然發現初衷不足或沒有了,那難道就退出嗎?


如果能夠把兩者相結合,既能夠抓住初衷,也可以兼顧本質,這樣才是最好的,如果兩者相異太大,那麼最後能夠轉而認同本質,那樣才是大而無私的表現,雖然說能夠這樣做的人並不多,那也就是為什麼團體最後只能留下來這些人數的主因。


最後,不管在什麼團體裡面,其實大家檢視自己初衷的時候,也不要忘了團體的本質,從本質出發,而不是從初衷出發,每個活動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它的必要性?有沒有符合本質?


這些都是必要的思考路徑,還有重視的方向也應該朝本質去進行才是。


所以與其說”莫忘初衷”,不如說”莫忘本質”要來的實際、有道理,也希望大家可以思考初衷跟本質對自己的意義。







-------------------------------------------------------------------
行者,行之者也。 2007,5/25

上一篇:行者之一

下一篇:行者之三-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