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6 22:55:43Kouji

讀《玫瑰的名字》劄記三

誰讀?

 

誰是《玫瑰的名字》的讀者?作者告訴我們,這本書是梅克爾的阿德索寫於晚年的一部手稿,根據作者的考證,此手稿應完成於14世紀最後1020年之間,因此很顯然地,阿德索是不會以20世紀、21世紀的人作為他想要訴說的故事的聽眾的,在此就出現了《玫瑰的名字》的第一批讀者:14世紀末的德國人。

 

不過,我們又都知道,因為所謂的手稿,其實是由作者Umberto Eco杜撰出來的,那麼也就產生了《玫瑰的名字》的第二批讀者:真正答案的我們。

 

但,如果,《玫瑰的名字》能夠流傳下去,當然也可能出現第三批、第四批……的讀者,這就不是我們所能預想的了。

 

Eco在《悠遊小說林》中曾經提出一個感慨,他說很多讀者「常常不知道如何去配合文本的速度」,因此在《玫瑰的名字》中,Eco首先寫了100頁「充滿教諭味道的冗長段落」,來「建構一個適於閱讀後面那些書頁的讀者」,即使當出版社要求他將這100頁縮短時,Eco仍舊予以拒絕,他的理由是:

 

如果某個人要進修道院並且要在裡面生活七天,他就應該接受它的節奏。如果他做不到,那他永遠也不會讀完整本書。因而,這開篇一百頁有補贖和入門儀式的效果。活該那些不喜歡的人:讓他們停在山坡上吧。

 

他又說:「進入一部小說,就像去山中遠足:應該一鼓作氣,否則就會馬上停下來」。對於過不了這一百頁難關的讀者,那就停在遠足的半山上吧,或是停在走向山頂的修道院的半途中吧。(不過從《玫瑰的名字》的全球銷售量來看,能通過這個入門儀式的人還是非常多的。)

 

Eco所建構的讀者(「典型讀者」),是怎樣的讀者呢?「一個同謀」,「一個進入我遊戲的同謀」。Eco不僅要吸引讀者,他更要「改造讀者」,所以當讀者通過入門的考驗之後,他要使讀者成為他或他的文本的「獵物」:

 

你要性場面,有的,但卻是「通過教會聖師用來談論上帝之愛的詞句來完成的」;你要在最後發現兇手,有的,但卻不是巴斯克維爾的威廉所發現的,是豪爾赫在圖書館等著威廉和阿德索他們。

 

你以為要性描寫,要最後發現兇手的情節,要許多行動,……而我,我將給你拉丁語、很少的女人、大量的神學以及就像身臨“大木偶劇場”那樣成桶的血,一直到你禁不住要叫:“錯了,我不和你玩了!”然後,然後你就會成為我的了,你會為讓世界的秩序化為烏有的神聖無限的全能之存在而感到戰慄。然後,如果你有天賦,你會意識到我是以何種方式把你誘入陷阱的:無論如何,走每一步時我都和你說過,我提醒過你我要引領你進入萬劫不復之地,但與魔鬼簽約之美正在於簽字之時我們知道是在跟誰打交道。否則,為什麼要得到地獄的回報?

 

不管是作為「經驗讀者」還是「典型讀者」,準備好要跟Eco簽約了嗎?

Kouji 2011-06-20 12:43:53

的確。另外,有時閱讀的時間點也是很重要的,有些書似乎怎麼看都看不下去,但當到了某個時間點,卻又很容易地讀完了。

路痕 2011-06-20 12:09:21

有些書
真的是在磨練耐心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