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7 08:07:18庸謙

道德經講義 虛中章第十一

  恭聞天地之道,虛其中,故有陰陽之妙;聖人之德,虛其心,故有運用之妙。天地不虛中,則四時不行,萬物不生,鬼神不能變化;是以知虛中者,乃是造物之本也。聖人不虛其心,不能明天理之微,不能立人心之正,不能範俗垂世;為法于天下,是知虛心者,又是道德之本也。以此觀造車、制器、鑿室,正是太上教人借物達本,知其有者為利,而無者為用也。道本於無,器本於有,有者為利,無者為用,人能知此利中之用,悟此無中之有,則近道矣。

此章經旨,乃是太上教人就物明本,無者以有為利之體,有者以無為器之用,人之幻身,以無形之性命作主,其理得矣。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輻者,輪之股也。轂者,受輻之空竅也。造車者,以輪而輳其輻,以輻而輳其轂,因轂之竅空,所以有車之用;人皆知用車,不知車之用妙,在虛中也。虛中之竅,其竅雖小,其理則大;無心之心,其心雖無,其道則有。是以車之用,雖用於有,而所以用者,實用於無,故曰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三句。不但車之虛中,有合天地太虛,卽如我一身中,我心是御車之人,性卽是車中玅無玅有之用,周行而不殆,往來而不息,卽是元氣運行之妙,人可不卽車而悟乎。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埴者,土也。以法制泥,使之精細,曰埏埴。此是陶冶造器之法,器之形,外實而內虛,外有而內無,工雖施于人妙實合于道,妙在以空為用,以無為中也,故曰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三句。以此觀之,可知乾坤造物之道,卽陶冶造器之道也;乾坤卽是大極之大爐也;其中五行運化,卽是埏埴之法也;春溫夏熱,卽是冶鍊之工能;太虛無體,便是器空之妙處;天地有象,卽如有器之形;四時百物,卽如大器之用。人能體此用陶冶之功於身心,施陶冶之能於性命,何患大道不成,而道器不就乎!道器既就,是為天下之神器;道器不就,卽是天下之敗器。故君子謂之神器,小人謂之敗器,正是取喻於此。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鑿者,開也。單開者曰戶,雙開者曰門,牖卽是窗櫺。開其戶者,以通往來出入之用;開其牖者,以透天地日月之明;有戶有牖,所以謂之室;室因虛其中,故有室之用。有巢氏析木為室,以代巢穴之居,人知室之可以安身,不知室之非虛其中,焉可以容物。是以造物者,卽太虛之妙用也;兩儀者,卽是天地之門戶也;玅合萬物於一室之中,並行並育,卽萬象之窗牖也。人之有口鼻,卽是人身之門戶;人之有耳目,卽是人身之窗牖;性命之主人公,卽是虛中之妙體,庇物之實用也。故太上取喻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三句。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是上言車器室三者,實有之物。利:有善成委順之妙,故曰利。無卽是三者中間空虛無物。用:卽是三者之妙用。細想三者,異而不同者,異其有也;同而不異者,同其無也。有其利而無其用,則虛中之理不見;有其用而無其利,則妙用之用不彰;必須有無皆具,利用兩得,車、器、室,利天下萬世而不可窮。太上以此喻道,總結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二句,蓋是此義。詳觀車器室,皆用之於無,無者虛也,虛能容物,虛能生物,天地萬物,俱從虛無中生將出來,所以為大道之本元,元地萬物之根本。人之有此形骸,便有此心,心之本體,清淨光明,原無一物,亦與太虛同其體用,只因忘緣,填塞虛靈之竅,遮障妙有明之光,所以靈明之體不現,體用不能全彰,卽如車器室之中,以物塞之,焉有三者之用乎。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道德經講義龍淵子 宋常星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