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節日與儀式
明天就是農曆七月初一,也就是俗稱「鬼門開」的日子。
以農曆月份來說,除了正月之外,大概就只有七月是一整個月都有活動與意涵的月份了,只是前者重點在於人,後者重點在於鬼。
但無論人鬼,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這樣的月份,更將生死做一個微妙的連繫,不只有慎終追遠的意義,更有祈求平安、慈善為懷的教育效果。
鬼月雖然一整個月,但最主要的有三大日子:
【初一 鬼門開(開地門)】
鬼月的第一天,被稱為「鬼門開」,也有「開地門」一稱,相對的,也有「開天門」,則是指七月初二。但一般習俗中把重點放在第一天(私宅),第二天是指公共場所祭拜的日子,也就是說,商號、機關等單位祭拜都是比私宅晚一天。
【十五 中元普渡】
普渡分為個人或家庭的「家普」,以及單一機關的「私普」,還有由各聚落、團體或廟境居民聯合舉辦稱公普、聯普。
台灣較為盛大的中元普渡活動有基隆中元祭、竹塹中元城隍祭等,是地方性質的大型普渡活動。
除此之外,中元普渡還有一些活動,包括:
1.搶孤
閩南族群的一種廟會活動,台灣最富盛名的就是宜蘭的頭城搶孤及恆春搶孤。
在中元普渡之後,會將祭祀的供品提供民眾搶奪,一種說法是透過這樣的活動,來讓搶孤者們體會孤魂野鬼的艱困之處,以達慎終追遠、普渡鬼魂的目的。
另一種說法是搶奪祭品,以嚇退流連忘返的亡魂;同時亦有賑濟貧苦流民的功能。
2.放水燈
中元節祭拜時,會在各水域先放「水燈」,幫亡魂照路,迎接到來的亡魂。
施放者會在燈上或旗上寫自己的姓名,讓好兄弟知曉是哪家檀越所供奉,一說水燈漂浮愈遠,該施主愈得庇佑。
3.跳鍾馗
普度結束後,廟方會請道士或是戲班扮演驅魔真君鍾馗,藉由震懾威嚴的面孔來告訴好兄弟趕緊返回陰間,切勿流連。
由於跳鍾馗儀式並不是給活人看的,一般人須得避諱,以免被煞氣沖到。
中元普渡的祭拜時辰:
1.祭拜地官大帝(三界公):七月十四日晚上十一點到隔日凌晨一點之間,或是隔日早上九點到十一點之間。
2.祭拜祖先:七月初一、七月十五日午飯之前(飯菜通常都要先讓祖先享用之後,子孫們才能享用)。
3.祭拜地基主:七月初一、七月十五日傍晚下午五點左右。
4.祭拜好兄弟:七月當中任何一天的午後到黃昏前都可以祭拜(晚上禁止祭拜),最主要的祭拜時間主要有三:初一鬼門開、十五日中元節、七月底鬼門關。
【廿九 鬼門關】
相較於開頭的初一和重頭戲的十五日,鬼門關似乎較少人關注,其實鬼門關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項。
1.普渡供品以方便攜帶為主,尤忌豪華
鬼門關是普渡的最後一天,所以請盡量準備一些罐頭、泡麵、餅乾、零食等方便攜帶的完整包裝乾料,讓好兄弟可以拿了就快速離開。而且也要注意供品不要太過豪華、吃太好,怕好兄弟會捨不得離開而逗留。
2.普渡品要吃完
有的人在七月底普渡,但要注意的是,由於鬼門關是最後一天了,為了避免好兄弟聞到供品的氣味,再尋著氣味回去吃,所以當天拜拜的普渡品一定要吃完。還有不要擺香味濃重的花,也一樣怕好兄弟聞香而來。
3.普渡燈記得燒化
普渡燈又稱為「起燈腳」,是為了讓好兄弟知道此處有供品可享用,含有招集孤魂的意思。有些人家會掛此燈,在鬼門關當天祭祀結束後,記得拿下並燒化(此為「謝燈腳」或「拜燈腳嬤」),如果它是不能燒的材質,也要把它收起來。
4.家中玩偶要收起來
鬼門關之前要把家中的玩偶收起來,不要放在外面洗曬,因為好兄弟如果還不想回去陰間,就有可能會附身到玩偶裡,所以玩偶、娃娃類的東西一定要藏好。
5.晚上不要點蠟燭
一般祭祀時會點蠟燭,如果鬼門關結束當天還點著蠟燭,好兄弟會尋微光而來,以為祭祀未結束而不願離去。
上一篇:古代避暑四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