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然後呢?
很多人會覺得「知易行難」,但我覺得那個難不是事情,而是自己本身。扣除不可抗力因素,如先天限制,或是那些超乎一般人可達成的事,但其他一些平時常見的瑣事,就沒有理由說難,只有自己願不願意,所以我一直無法理解有的人無法早起或經常遲到、忘東忘西(有些人是真的生病了,但那是少數)、自己說的話出爾反爾,追根究柢不就是「責任感」的緣故嗎?但很多人找一堆理由,像是太晚睡、爬不起來、忘記事情等等,對於像我這樣自律的人來說,真的就是藉口(如果不只一次兩次這樣的話)。
所謂的「意志力」,簡單說就是有沒有心去做。可是好像不少人都覺得這很「正常」,而我若為此有微詞或生氣時,反倒我成了「特異分子」,真的有一種「眾人皆濁我獨清」的感覺,唉~奇怪的是,這樣的人面對別人的拖拖拉拉或忘記,反倒會生氣,這不是「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嗎?
「知道」這兩個字很多人會說,我也會說,但我說「知道」時是真的知道才有自信說出來(因為「不打沒有把握的仗」是我的人生原則之一),而且會成為我下一步行動的一部分,不過其他人是否也是這樣,就不得而知了。
「要準時!」「知道了。」「要做好!」「知道了。」「要小心!」「知道了。」生活中這麼多「知道」,但是,知道了,然後呢?當我們回答「知道」,這個「知道」對自己或他人有沒有意義呢?而意義的呈現來自於實踐行動,若無動於衷,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有時候常說「我知道」的人,其實反而是「無知」的人,我有遇過不少次別人回說「我就說我知道了,還一直講」(不見得是對我說,有些是向別人或爸媽說的),我心裡就OS:你知道了又有什麼用,重點是你沒做到,別人才一直唸呀!到底是誰的錯呀!搞不清楚狀況欸你~所以這類人也會很自動的被我歸類為「不負責任」、「無知無明」一群人,而且有理講不清,我就會自動離他們遠一點,因為他們並不會被我們這些做到的人所影響,只有他們自覺才能改變他們自己。
自此我們也明顯看得出來:一句「知道」的背後,必須承擔的是「具有真正的覺知,而且是實踐中或已實踐」,否則不要輕易理直氣壯的說「知道」,這不僅是自打臉,也是踐踏自己自尊與人格的行為,反而會得到他人的反感,也失去別人對自己的尊重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