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饒人處且饒人---是饒了別人?還是害了下一個人?
相信很多人有叫外送的經驗,上個月遇到一家曾光顧過的義大麵焗烤店「沙X」,所以就放心的交代要點的菜單,因為我習慣最後問總金額多少做確認,沒想到對方說:「我現在用手寫,沒辦法馬上算出來。」其實我想說可以等他用計算機算好,不過餐飲業都很忙的樣子,對方也沒叫我等一下(感覺就是沒要算的樣子),於是就算了。
然而,東西送來了,中間有一項弄錯了,但我想說可能是忙中有錯,記錯品項,就算了吧!但後來又看到多了另一項(明明菜單寫著點火鍋附白飯,卻收了白飯的錢,即使只有10元也不應當);更發現到,對方不僅多算了錢,還把原本我放的錢都取走(是事先放在櫃台,我原本是準備剛好的錢,再怎麼加加減減,應該會多5元),這有兩種可能:
一是對方只是送貨來,沒點錢的數目就拿走了。但如果反過來,我少給錢,他們會不會發現而再找我補貼呢?這真令人好奇!
二是他們明知道多了錢,卻故意收走,那就是貪心不誠實了。
無論哪一種情況,都代表那個店家有疏失,訂單弄錯是粗心大意,現場多拿錢是不誠信,這真的是滿嚴重的事,絕不能姑息養奸。於是我立即打電話過去講述情況,對方也說好,再把錢還我們,可是當我問到什麼時候可以送過來,對方竟說:「等下次你們訂的時候再順便送過去。」
天哪!5元、只是5元!而且是你們的疏失,竟然還要請顧客「再訂」才會還錢!有沒有這麼誇張!我稍稍冷靜一下,跟他說:「你們店離這裡很近,難道下午或明天沒有機會再經過這裡嗎?而且這裡是車水馬龍的大馬路,又不是小巷子,應該很容易會經過這裡吧!」
我覺得對方頓時是感到理虧,不過他也沒再說「不好意思」或「對不起」,只是說:「好啊,既然你們這麼急的話,那就等一下送過去。」我真想吐!什麼叫做「你們這麼急」?欠錢還錢不是理所當然的嗎?難道還要我們等到下星期、下個月?還是想說我們會不會忘記就算了?這讓我覺得他們的心不甘、情不願,明明是他們自己做錯事,卻在意對方「這麼急」,真是太奇怪了!說不定下星期再提,他們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不認帳的話又怎麼辦,雖說差額很少,但不是金額多少的問題,而是一個有沒有負起責任的擔當。
雖然最後事情解決了,但整個感覺很不好,一個店家、一家企業若給人隨便的態度,也許只有一兩個員工這樣(畢竟之前我訂時沒遇過),但一次可能成了顧客永遠的印象,後面其他人服務再好,可能還是很難翻轉印象,那對努力的人太不公平了,而那些做錯事的人,應該也沒想到自己給別人造成多大的麻煩---不僅給客人添麻煩,給同事和後進添麻煩,更賠上商譽,不過…或許他們不在乎這些吧!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在《先知》裡的【罪與罰】一篇說到:「一片孤葉,不會沒有經過整棵樹的默許就枯黃;一個人胡作非為的背後,多半得到大家隱匿的允諾。」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說「算了」而一次又一次的放過他們這樣的行為,但不難猜想他們應該不是一次兩次而已,感覺對這樣的事司空見慣。我們的社會文化常會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好好正視這些事情,就變成斤斤計較、小心眼了,但很多人沒有想到是:對你來說,現在是「少一事」了,但其實後面會「多出好多事」!你以為是饒了別人 ,其實是害了下一個人;你以為是自己寬宏大量,卻是冷漠姑息,到底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應該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才是。
其實不只是企業,個人也是,有多少人行惡的背後就是眾人的姑息:在公共空間大吵大鬧的孩子、偷竊的孩子、霸道的孩子,也許就是父母長輩的默許而養成的;習慣插隊的人,也是因為整個隊伍的默許而讓他食髓知味,繼續貪圖便利;行詐騙的人也是如果…所有的「慣犯」都是被社會「慣」出來的。
我們不用咄咄逼人,也不用理直氣壯,但該說的事還是要說,該挺身而出還是該挺身而出,因為當我們默許不好的事情發生,你我也都是共犯了,也必須為這些事情負責。
上一篇:愛不是一切合理的藉口
下一篇:知道了,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