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1 10:00:00Tinkle

爸爸媽媽,餵給孩子什麼樣的飼料呢?

 

剛養狗的時候,以為狗吃骨頭最天然、最好,所以常用雞骨頭當作黑皮的餐點(豬骨太大太硬,家裡又很少吃牛肉,魚骨狗不能吃,吃了會掉毛),後來有人告訴我們:狗是可以吃骨頭,但雞骨頭容易造成胃刺傷,也不能吃太多。

於是在購買狗飼料時,會特別注意到要選擇什麼,比如羊肉飼料會使毛皮順滑、牛肉飼料有較多鈣質、有時飼料加有蔬菜……等等,在精挑細選時發覺,原來黑皮的人生中,我們扮演了一個好重要的角色:牠只能吃我們所選擇的,而我們選擇的決定了牠往後的健康走向。

還記得這幾年,從塑化劑到毒澱粉,讓許多人痛心疾首,原來我們一直吃了這麼多的不良食物,尤其希望孩子長得頭好壯壯的父母們,為了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而絞盡腦汁,沒想到卻先輸了身體。

不只是有毒物質,現在營養不均和營養過剩的孩子愈來愈多了,孩子吃得多反而沒有長得比較好,當然我們不一定有製造的權力,但我們一定有選擇的權利,而能為孩子選擇的,只有我們------在孩子身邊的大人們。

我們不只教學,我們也不斷為孩子講解灌輸健康生活的意義,除了心靈豐滿,身體健康也要顧,極力反對孩子吃垃圾食物,甚至讓他們想想:可以選擇什麼會更好?然而我們的努力,終究抵不過孩子朝夕相處的家庭,當上一刻才在說不要吃垃圾食物,下一刻爸爸媽媽就拿著可樂、漢堡、珍珠奶茶來了,而且還親手「塞」到孩子手中,看了真的令人搖頭。要讓孩子好,卻又不讓孩子吃得好,這是什麼道理?

有的人可能還沒意識到,我們的環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為什麼現在奇奇怪怪的病症這麼多,一大堆過敏兒、過動兒、妥瑞兒、亞斯柏格兒等等,這些和生活環境有極大的關係,不是說以前就沒有,只是比例較低,而現在太常見了,我們心疼那些孩子很容易在人群中被貼上標籤,所以即使知情(有些家長會主動告知),也不會在課堂上提起,只是會特別注意、關心他們,希望不影響他們的學習。

不少父母是「有什麼就給什麼」,有的是「把自己認為最好的給孩子」,有的是「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這三種情形都不盡完善,而所謂的「給」,不只是物質,還包括了心靈。

當然每個人都是當父母之後才學習當父母的,但是有一些事情是可以預習的,而有一些事情是一定要複習的。常聽到父母會對小孩說:「你怎麼這樣……」其實事出必有因,小孩會變成怎樣,多半和他得到的有關。就好像一直吃蔬菜的人,是不可能獲得脂肪的,凡事都有跡可循。

曾看過一篇短文<你給孩子什麼?>,上面寫著:

「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

   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喜歡吵架。

 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

   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個性羞怯。

 猜忌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妒嫉。

   羞恥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

 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寬容中長大的孩子,能夠忍耐。

   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

   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慷慨大方。

 誠信中長大的孩子,理解真理。

 公正中長大的孩子,極富正義。

   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尊敬。

   信賴中長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

   友善中長大的孩子,不但愛他人也愛自己。」

        雖然不見得樣樣正確,但是父母可以藉此反省:「我的孩子為什麼會是這樣?是不是我給了他什麼,讓他這樣長大……」

物質,是我們比較清楚可以看到的;而心靈上的養分,卻是無形中不斷釋出,有時我們會渾然不覺,但孩子卻確實接收了。有些孩子比較冷漠,有些孩子比較霸道,有些孩子特別害羞,有些孩子特別有人緣……這些都是我們會注意到的,一定一定和他的家庭環境有關。

所以在嫌棄孩子之前,先想想,有沒有好好「餵養」他,孩子長大不一定會是我們想像中的樣子,但會是我們給予他、捏塑他的那個樣子。

上一篇:不能沒有筆

下一篇:乖!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