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日記 20210523_生態系Ecosystem的存在價值
這期5月數位時代的主題是生態系(ecosystem),文中提到生態系區分三大系統:平台型、問題解決型、價值核心型。平台型最耳熟能詳的就是Amazon, Airbnb,問題解決型有TSMC開放創新平台以及鴻海倡議的MIH電動車平台,價值核心型有Salesforce的AppExchange。雖然雜誌做了詳盡的說明,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類型,只要記得這三類生態系最終瞄準的都是滿足客戶端的需求,也就是如果打群架的效果比單打獨鬥效果更好,那何不聯合起來?一旦生態系成型,所產生出來的力量就像飛輪效應,投入的越多、反饋的更多,最終讓整個供給與需求形成正向循環。
我們最常提到美國電商之王Amazon是如何形塑他的王國?其關鍵就在Prime會員,在超過2億的Prime會員其年均消費額1400美元是非會員600美元一倍以上!Amazon是如何攏絡這些Prime會員?就是透過生態系的發展,不斷延伸Prime會員的好處,成為Amazon Prime會員除了有免運,還有免費影音串流、免費電子書、快速到貨服務…讓Prime會員慢慢習慣使用Amazon的服務,也讓Amazon的平台生態系不斷擴張。從Amazon的經驗反觀台灣呢?
台灣目前較大的服務平台有中華電信Hami或是富邦的momo,但是中華電信提供的計費服務是單一品項,也就是消費者是逐項計費,可以選Natflix, KKBOX, Hami書城等,但都不是整包服務,所以也就沒有類似Prime會員享有的整合式服務。同樣,momo已經是台灣電商龍頭,又有富邦集團作奧援,從台灣大電信、富邦金融平台都是momo擴展生態系可以運用的資源,但目前僅有限度地交叉服務,仍然未有全方面的資源整合,所以儘管momo會員數眾多,但可得到的服務僅止於momo的電商圈內而已。
是不是一定要拉黨結派才能在這時代洪流倖存?其實也未必是…畢竟每個企業都有它的核心優勢,可以在專注的領域做到最強,也是一方之霸。但是,在我們看到客戶對品牌的擁護、服務的擴及性變大的時候,確實是企業可以思考報團的策略是否有利於競爭力的增強與影響力的擴大。尤其在面對集團式的競爭環境下,小而美的企業不免會有被併購的風險,或是資源有限的非對稱式戰爭,讓自己變成生態系的一部分不僅可以達到合縱聯盟的效果,也可以讓企業的資源更專注在擅長的領域,這是我認為生態系發展對於企業發展最重要的思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