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8 23:37:33piggy

小朱日記 20201108_從Netflix看組織對人才的苛求

這禮拜入荷的新書「零規格,是由Netflix創辦人Hastings皆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Meyer攜手將Netflix的企業文化公諸於世,強調的是Netflix自由與責任的文化,背後來自只有菁英才能倖存、絕對的誠實對話、以及完全的授權。當我翻開第一章Hastings談到過去在Pure Software創業失敗的過程,他一開始也對員工百分之百的信任,認為過多的管理會抹殺創新意,但是當他必須不斷更新管理規則之後,留下的是庸庸碌碌安於受管理的人(不是人才)。後來在Netflix創業初期必須裁員1/3才能度過科技泡沫化時,他發現公司的體質變好了,因為留下的是最佳的人才,他深深體認到原來只要是最佳的員工,就不需要繁文縟節的管理規則,於是他找到成功的方法之一,就是人才密度。

 

後來Netflix確認人才密度是公司成長重要的基石,所以假如團隊成員不符合菁英的定義時,Netflix寧願給予高額的資遣費,也要確保戰鬥團隊的狀態是維持頂尖的,就像Hastings提到的,在Netflix就跟職業球隊一樣,Netflix不是家庭,就是很現實要拿出最佳實力才能留下來。現在的Netflix成為美國人才最嚮往工作的公司,很競爭的環境與直接的文化,這樣的價值觀和我們東方傳統很不一樣,因為我們一直認為團隊就是要相互包容,我們偶爾要多擔當,要像家人一樣的扶持,所以我們有時會把績效放在第二位,因為還有其他短暫事情要關照,但是Netflix打破這樣的慣例。

 

這讓我回顧我的團隊在一開始建造時,我很難找到好手,因為公司給的條件有限,願意加入的都是精神感召進來,我也心存感謝他們的信任。隨著公司規模逐漸擴大,我們提供的待遇也愈來愈好,當開始遇到發展瓶頸時,從這本書的觀點我也發現人才密度代表的意思,因為團隊其實有點衝不上去,因為我一直都同意人對了策略就對了,但是我該怎麼做?假如要從外面找好手進來,在團隊人數不變的情況下,代表就要有人離開,這就是我們最難面對的。

 

這就要回到前面文章提到的,環境不斷在變化,只有最強的人才能生存下來,而淘汰會是殘酷的事實。我們有時會想要停下來休息,我相信有些公司可以,但是如果是在很強的團隊,你可以想像NBA的湖人隊、勇士隊、熱火隊,會不會給球季差一點的球員機會?就像林書豪想要重返NBA,除非他的防守與進攻能符合現下競爭的條件,否則現實就是如此。因此,當人們在舒適圈久了,不想再前進了,或是增長的速度變慢了,其實就是危機的開始,或許短期還好,但是時間久了,競爭力就弱了,等到驚覺不妙時其實已經太慢了,這也是我之前面試一些人看到的情況。我們都想拿好的待遇,都想待好的公司,但卻忽略自我實力是否與想要的條件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