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7 23:49:54piggy

小朱日記 20200627_談親子教育_從禁制到學會放手



親子教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近上國中的兒子跟我們有些冷戰,起因是我們對孩子的管教很嚴格。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總是恨鐵不成鋼,我們也是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當期望與現實的落差,就是心結的所在。起初,我是虎父威嚴,看不慣的地方就會直接說(孩子說這叫碎念),到後來我乾脆來個堅壁清野政策,只要未達標準的,就拿走孩子想做的,例如沒收手機。

  

孩子開始對學習沒有熱誠,雖然沒有了手機,但是依然無法達到我期待的效果,和孩子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所以朋友都勸我,家是孩子的避風港,父母是支持孩子的力量,而不是對抗的地方,所以我必須先做出改變,改變對目標的設定,改變對孩子的管教。

  

跟我認識10幾年的特教老師,教我運用五個步驟:同理-->鼓勵-->轉移-->限制-->選擇,透過這五步驟來轉化與孩子的溝通。同理意味著要學習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體會孩子的處境;鼓勵是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支持他們的,他們願意說出來就有機會;轉移則是把負面的想法轉化成正面的思維,因為正面的思維會刺激良善的循環,找到新的機會;限制則是把我們反對的理由讓孩子知道可能的後果,協助孩子朝著較佳的機會前進;選擇則是在可能的選項中,促使孩子做出正確的判斷。

 

老師同時也建議我,跟孩子的溝通要儘量使用我開頭,而不是你;例如我覺得你這件事如果可以這樣做,可能….,你是不是也覺得這樣比較好呢?

原因是我們都很容易脫口而出,你怎樣,但是通常脫口而出的直覺式口語都是指責的意味,聽者如孩子都會不舒服,因為都是否定或指責的語言,假如換成我為出發,就會轉化另一種形式,會促使自己不要第一時間反應,有點類似快思慢想的節奏。

  

我必須說這對我是很不一樣的修練,畢竟嚴父當久了,要突然學習另一種溝通模式,其實很不習慣。但我知道假如我不做出改變,親子間的關係只會緊繃到爆炸,最後的結果絕對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所以我寧願做出讓步,讓孩子學習自我管理,把手機交還給孩子,我知道我不可能一輩子替他們做決定,該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就算是跌倒也是學習的過程,父母的角色則是在一旁的提醒與提供建議。

 

我覺得親子教育真的是很難的課題,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風格,每個孩子也都有各自的個性,在青春期的孩子跟以前幼小的時候不同,跟我們以前的年代教育模式也不同,現在的誘惑更多,孩子接觸更多的資訊,雖然父母都會擔心3C濫用,擔心網路內容,但是我學會最好的方式不是禁制,而是陪著他們理解與做出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