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21:08:04piggy

小朱日記 20200619_從超商雙雄看零售業發展(五)



讀著天下雜誌介紹統一集團掌舵者 羅智先,提到統一聚焦在高毛利的事業及產品,突然興起研究台灣超商兩大雙雄:7-11與全家,這兩家已經壟斷台灣超過80%市佔率,以分店總數來看,截至2019年底,7-115,655家門市遠勝全家的3,548家門市,若看2019年營收,7-112,559億,平均單店4,500萬,全家是777億,平均單店2,190萬,以營收和單店平均來看都是7-11領先。

 

不過,若以成長性來看,全家正發揮摧枯拉朽的功力,以2019年來看,全家營收成長率是8.38%,而7-11則是4.49%,這是否印證統一超(7-11)已經從營收擴大化轉型為利潤最大化?。

 

我對全家的印象一直落後7-11,原因是7-11發展較早,在早期一些開創性的服務都是由7-11開始,例如大亨堡關東煮熱食、i-bon、代收付服務、集點贈品等,全家則是老二哲學,在開創性明顯不足。但是,這幾年7-11創新的動力不再,不確定是否因為 徐重仁離開緣故?反倒是全家的變化比較大,不只門市改裝,加快展店的速度,並推出咖啡寄杯服務,讓人對全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反應在營收成長上,2019年全家將近是7-11的一倍。

  

或許對兩家企業來說,各自的目標不同,導致經營策略不同。但是很明顯可以看到全家追趕的企圖心,所以兩家在消費者的差距正逐漸縮小。同時,因為超商的功能越趨多元,消費者依賴超商的服務與日俱增,舉例來說,我最常使用的是包裹取件,透過電商平台購物到住家附近超商取貨,不知不覺中,我發現使用全家的次數比7-11更多,可能和運費優惠有關,這也可能帶動超商來客數增加,只是如何轉化來客數產生更高的消費額,應該是超商業者需要努力的目標。

 

最後,我想要提到對7-11的感情仍在;我發現在日本,全家比7-11更普及,店面也更舒服,但是在台灣則恰好相反;從超商開始在台灣擴展,7-11一直就是龍頭,乃至7-11在人員的素質和熱食的品質都遠勝全家,這是企業對細節的重視。只是7-11的掌舵者變了以後,這幾年7-11的進步變的不明顯,也讓對手有了追趕的機會,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但是,我認為台灣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零售市場試驗場,我們可以超商密度這麼高,服務這麼多元,這是台灣很特殊的零售文化,也有機會複製到其他國家。所以作為零售通路最近的一哩路,我相信許多人對超商的服務是有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