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的思考實驗5~三角形。變變變?!
三角形。變變變?!
這樣一個三角形,讓人聯想到什麼呢?
我一邊依照楊老師的指示畫,一邊在心裡暗自揣想:該不會,要算數學吧?
果然,畫下第一條中線後,老師問:「現在有幾個三角形?」
「三個。」毫無疑問。
接著畫第二條中線,「現在有幾個三角形?」
「嗯……」這回猶豫的人多了一點。「六個……」「八個……」
隨著線條越來越多,原本的大三角形被分割成越來越多小塊,「現在有幾個三角形?」這個問題也越來越讓人困惑。
分割三角形……好無聊?!
畫下第一筆,開始分割三角形的同時,其實我心裡想著兩件事:「啊!這是小學生的數學題。」和「不會吧!這是楊老師出題,會這麼簡單嗎?」,在如此矛盾的心情下,跟著老師指示,又畫又數,一直期待會有什麼意外的發展。
結果,結果果然不簡單!
「畫三角形跟看圖畫書有關係嗎?」
我左想右想,沒想出個所以然。坐在書桌前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所幸打開電腦,用繪圖軟體畫了一個三角形,分割、分割、再分割,想要重新體會一下上課的感覺。就在點點滑鼠時,靈光一閃,「來塗顏色吧!」
「三角形變彩色!」
「那接下來勒?」
「把它拆開怎麼樣?」
「拆開以後呢?」
「那……重新組合好了!」
於是,大三角形變成好多小三角形。
四個小三角形變老鼠,加上尾巴吱吱叫。
九個三角形變蝴蝶,在花園裡飛呀飛!
十二個三角形變成魚,在大海裡游來游去
三角形是三角形,三角形不是三角形
玩了一會兒之後,我發現了一件重要的事——當我忘記它是三角形的時候,事情就變有趣了!
一開始,我被三角形這個東西困住了,被老師的引導困住了;先是不斷的想弄清楚有幾個三角形,然後又不斷的想著分割的過程,試圖想從這兩個途徑找方向。三角形是三角形,像個警示標誌,把我唬住,動彈不得。
當我決定放鬆心情,拿三角形來玩遊戲之後,三角形不是三角形;三角形變成老鼠、變成蝴蝶、變成熱帶魚……持續下去,一定還可以變出更多不同的東西,變出來可能不太像,只要再加上幾筆,多一點想像,變什麼就是什麼!
如果要把這個過程跟看圖畫書這件事牽上關連,那麼我想就是「結構—解構—再結構」的順序吧!
一個三角形是一本圖畫書,在分割它的過程,就像從不同的視角出發,試圖解釋它、理解它。同一件作品,對不同的讀者而言感受也不一樣;我們依循自己的生活經驗、所見所聞來填補作品的空隙,走入作者建構的世界。
然後呢?
當我們試著感受的時候,即使站在不同的視角,看見了不一樣的區塊,也能隱約發現許多相似的部分,於是我們更進一步去拆解、去比對、去標記和檢視,找出了各自的解讀方式,於是我們點點頭,對作品表示認同。
再然後呢?
解讀的過程,我們試著表達,或者分享,或者獨自品味。在填補空隙之餘,也發展出另外的思維模式,賞玩出作品中的新樂趣;重新建構我們獨有的、與作品脫離的新世界。三角形不再是三角形,它可以成為任何我們所賦予它的意義。
三角形一直都是三角形
閱讀總免不了主觀意識,我們走進作品裡,遊覽了作者的世界;接著走出來,回想那個世界的好(或許不好),越想越好(也可能越想越不好);帶著這麼多不同的感動和解釋走進自己的心裡,問問自己哪裡好(哪裡不好)?為什麼好(為什麼不好)
作者建構的世界先被我們發現,接著被拆開,一小塊一小塊的看,再被我們重組,變成一個新的世界;在這過程之間,我們會發現作品中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慢慢培養出自己的思考邏輯。這樣的思考模式像小時候玩樂高積木,先依照著說明書組合,然後練習拼出自己的設計,最後不管拿到什麼主題的模型,都可以隨意取用不同的形狀,依照自己的意思拼出想要的模型。
三角形其實一直都是三角形——可以變成很多不同樣貌的三角形。
拍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