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 01:26:21小曦

望日追憶︰《星際》勾起的幻想與回憶



因為自己的墮性,跑步跑不了多少,連文章也不願動筆,一次又一次丟棄本來已經越來越少、一瞬即逝的創作靈感。看了《星際啟示錄》兩個星期,才為這套動人的電影寫下一個筆錄,對不起的除了自己,還有所餘無幾的讀者。

 

一直以來,都不敢以創作人自居,首先天份本來不足,後天又不太勤奮,連寫稿人都稱不上,何況是作者?Christopher Nolan才是我心中真正有才華的創作人,改篇到出神入化的蝙蝠俠三步曲,將潛意識和夢境化成波瀾壯闊場境的《潛行凶間》,每次看他的電影都由衷地佩服這位鬼才,雖然《星際啟示錄》不是首套把相對論推到大銀幕的電影,但他卻以科學將人性包藏其中,以一層又一層的隱喻,將訊息植入每位觀眾的潛意識之中,技巧之高,實在與《潛行凶間》不遑多樣。

 

入戲院之前,聽過不少人說電影較多科學用詞,很難令人明白,而看後倒覺得不太難懂,大抵有真心看過日本機械人動畫的朋友,都對宇宙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光速、重力、黑洞、蟲洞和時空扭曲等等,一個庵野秀明的《Gunbuster》已經融入其中,而真正少有觸及的,大概只有當中五維空間吧。

 

說起五維空間,又令我想起小學五年班至中學三年級時的幻想︰小時候,不願相信人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但又不太信鬼神、亦不相信輪迴,而當時的知識有限,無法想像“無限”是一個什麼的概念,宇宙雖大,必然有盡頭,這個盡頭又是一個什麼世界?

 

於是,自己幻想出一個世界和宇宙,假設今天是2014年11月30日,地球不斷自轉的同時,2014年11月29日、28日、27日、2014年12月1日、2日、3日等等的地球仍同時自轉,換言之,世上有無數個地球在不同時空中旋轉,不同時空中的人沒有交雜,即過去、現在、未來的人都只會活在自己身處的空間之中,但多個地球在轉動的時空中,彼此可能出現一些交接點,而有些人,可以在這個交接點看到其他時空的人。假設一個在我們時空中已經逝世的人,在過去時空中他仍活著,而如果我們在交接點看到他,用今天的思維去想,便會將其當作鬼魂,加上他根本不是現在時空的人, 所以有些人看到故人穿牆過壁,其實只不過不受現在空間物件所影響而已,那麼,如果其他時空的人看到我們,也許亦將我們當作鬼怪。又如果,我們看到清朝時空中的人,就可能是創作人清裝鬼、殭屍的原型了。

 

這些幻想與《星際啟示錄》不太相關,卻又是由它的觀感再次泛起的回憶。回憶總是美好,也令人想到如果能將小童幻想好好珍惜,大概會成為作品的上佳靈感。

 

我的靈感告訴我,千萬別被日復日Ctrl C & Ctrl V生活蓋過你的志氣!創作人,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