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妙蓮華 譬喻品 讀書心得筆記(六)
法若入心入人群中,行善、造福、結福緣、行菩薩道,就是因為這個身,每天都是載道器。
這個「道」,就是法,求法,很多的法,可以從身體去精進,追求來的滋養慧命。
人人若執我,戀著這個身體,為這個身體,享受,名、利等等,都歸於「我」,這個「我」,真正是墮落。沒有想到「無樂」、「無常」,只曉得「戀著」,這樣造作了一切,這將來是墮落。
所以要好好用心,接受了佛陀的教法,斷除了一切的煩惱、發大願、入人群,這樣就是離火宅、入法門,這樣就能夠解脫。
有人有這樣的病痛,身中缺少造血的功能,功能失調叫做白血病。
有捐髓配對得到的人,將他的造血幹細胞,移植過來給他。
將「無為法」的道理,轉成了「有為法」。
將這些醫療的理論變成了有形的,建立「骨髓資料庫」。
佛陀的智慧,在古時代還沒有這樣的技術、沒有這樣的儀器等等,佛陀智慧就說出了「頭目髓腦悉施人」,這是佛陀一念的悲心。
經文中,有「十子、二十子、三十子」。佛最擔心的是「二十子」、「三十子」,(也就是聲聞、緣覺根性的弟子)。
「十子」已經瞭解了、接受了佛陀教育,發大心,四弘誓願,要度盡眾生;願意入人群,就是行四無量心,付出一切,甘願歡喜,這就是菩薩心,不只是心啟發了,又是身體力行。
「二十」、「三十子」,就是二乘,緣覺,以及三乘,聲聞;凡是聽佛法的人,若不懂得要啟動菩薩心,還未真實將煩惱去除,法,智慧的法,還沒有很入心來,所以要過火宅的門,難!因為煩惱還很大,惹火燒身。
長者慈悲,就像父親看子一樣,這麼的頑愚,不想要求出離,所以這個父親無法安心坐視,「驚覺疾呼」。
「眾生但自取生死,輪迴於三界」的裡面,這樣甘願,甘願在這個三界裡面輪迴,甘願煩惱。這種貪、瞋、癡,這種驕傲、懷疑,懷疑著佛法,這種的心,就必定要在三界輪迴。
聽佛法以後將煩惱啟開,智慧就現前,信受正法,依教奉行,要身體力行,這個智慧真的是力量很大,發揮智慧能為天下人做天下事,這是一念心。
涅槃就是大寂光、大寂光土,回歸如來清淨本性的心地清淨,叫做涅槃。
聞、思、修,能增長智慧。要多聽法、要多思考、要多身體力行,這樣才真正能夠,增長的智慧;慧根、慧命,才能從這樣產生出來。
發心學佛,佛法入心,還要發心度有情人普度眾生,這是學法的目標。
佛世的時代,在僧團中也有這樣的一段故事:那就是佛陀在給孤獨園,一群的比丘,隨著佛陀在那裡修行。
給孤獨園周圍的環境很美,到了春天來的時候,那就是百花齊放,樹木又是很旺,又再看到很多的花、草,春天這個美景,真是太迷人了。
其中有四位比丘,共同在那裡坐著的時候。
其中就有一位那就這樣說:「能夠這樣每天都在這個地方,輕安自在,與人來看山景、欣賞山花,能夠這樣,就是很快樂了。」
另外一位比丘就這樣說:「我若能夠與幾位好朋友、親人,若能夠這樣喝一點酒,彼此之間,稍微唱一個歌、跳一個舞,這樣歌舞享樂,這樣不知有多好。」
另外又有一個說:「我若是能夠在這樣的境界裡,若有很富足的金銀財寶、若有很美的美服,又再有很高貴的車、馬等等,出門讓大家看到都羨慕我,若能夠這樣的境界,不知有多好。」
第四位就這樣回答:「若能夠再多一項,那就是嬌妻、美妾都在身邊,大家穿得很漂亮,大家都有很好的歌喉、會唱歌,會彈樂器,大家在這種的境界裡來享受著,豈不就是人間最歡喜的事情嗎?在這個地方嬉戲遊玩,這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佛陀聽到了,感覺:「明明就已經,發心出家了,這個心還緣著這樣的境界,實在太可惜了。難得聞法,難得有出家的心,卻是這念心,還是緣著種種的境界,這樣起心動念。
佛陀憐憫將他們叫過來,向大家說:「大家應該要知道人生是無常。這個境界,春天過了之後,夏天燠熱的氣候開始來了,若是乾旱,百花枯萎,而若是到了秋天,所有的樹葉就要凋零了,世間這個美景無常。」
還有,若是要這樣,整群人喜歡作樂,再好的人,都有離別的時候;若是要金銀財寶一切富貴,五家共有;嬌妻、美妾,一切的這個娛樂「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人間沒有一項是永恆的。
這是佛陀向這四位比丘來開示。
天下三界如一大宅,裡面住很多人,人人開始,這個散漫心躁動起來了,就是很燥、很乾,這個心定不下來,所以,引起了三界的大宅,已經腐敗掉了,人還不知道在裡面。
「俱時火起」佛陀警惕我們,要趕緊將這念心調伏下來,熄滅這個火,或是趕緊離開,這是救這間大宅的方法。
救世「妙法」,第一項的方法,那就是調心,從這念心開始。
「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用這樣的方式來叫喚他的孩子,脫離那個火在燒的地方,就是說「勸告其令修持四諦法」。
「四諦法」就是苦、集、滅、道。再接下就是「十二因緣」。
要瞭解「十二因緣法」,首先要從「四諦法」開始。
大家在火宅中,趕緊出來有珍奇的寶物,要趕緊出來取──那就是法,最珍貴的一乘實相的道理,那是能夠脫離,這個三界火宅的道路。
佛教的經典處處行菩薩道救眾生,「頭目髓腦悉施人」。
慈濟醫療志業有「骨髓資料庫」。
在二○一○年,新加坡有一位很年輕的媽媽,孩子正好入小學而已。她在那年忽然間身體不好,去檢查,醫師宣布要救她的唯有就是化療、移植。
新加坡,雖然有配對到二個人,卻結果是這二個人不願意捐。
這家醫院就告訴她向臺灣來求援。臺灣,經過了一段時間,尋尋覓覓,一直找,終於有三個人,能夠配對到能適合,其中有一位願意捐,生命的希望再提升了。
這種骨髓,人,捐髓的人在臺灣,受髓的人是在新加坡,就這樣隔空有辦法能救人,這就是佛陀說,「頭目髓腦悉施人」。若是有人願意,做最後的器官捐贈,全身都取,連骨骼也取下來放,也皮膚將它取下來放,有需要的人就用得到。不論是心、肝、腎等等,全身都能夠救人。
這是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智慧,在二千多年後的現在,科技發達,醫療科技做到了。
「如此種種」,其中有「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
佛陀希望人人,能夠脫離三界,化欲為愛,化這個欲念的心為無私的大愛。若能這樣,外面的器世間是用來救度眾生。
佛陀希望要教化眾生,人人能夠打開智慧之門,能夠與這個天體宇宙來會合,這種的覺悟,就是一實乘的道理。
緬甸一段很感動人的真實事。
在緬甸的丹茵鎮這個小鎮裡,有一間佛寺,在佛寺的外面,排了很多牛車,一、二百輛牛車,慈濟人,一群慈濟人,這樣受到農民的邀請。
雖然被邀請,一群慈濟人,人人也帶著帆布,就是帆布,要給他們,若在割稻的時候,在田裡,他們沒有像我們割稻子之後,屋子外面有大埕,可以曬稻穀,他們沒有。他們原來是稻子割好了,就放在田裡,讓它乾才收。這樣容易,若下雨,在田裡就會浸水。所以,他們就趕緊為他們準備,很大的帆布,就是要讓他們稻子割好了,用帆布鋪上去,隔離土地的水。
這些農民已經將那個稻穀,一包一包都疊得很整齊,在這間寺院的一個角落裡。原來這是他們已經豐收了,豐收要回饋捐出來,要交給慈濟人。
慈濟人能再將這些稻穀,再去幫助同樣貧困的農民。
農民本來都要去向人借,借稻穀,利息很高,借一籮、二籮,稻子割起來之後,要還人二、三籮,所以每次若是收割再還給人,就差不多不夠吃了,所以永遠都是貧。
慈濟人,從二○○八年,在緬甸納吉斯颱風,造成了大災難,從這樣開始展開了救濟的工作。
除了及時物資的救濟,同時也考慮,要如何讓他們安生活,大家都是作農,瞭解他們的這個稻種,都是用借的,每一年割下來還給人,就已經剩沒多少,所以我們就決定,捐給他們米、稻種,所以買最好的稻種給他們,而且給他們肥料,同時一直與他們互動。
這些農民看到慈濟人,對他們不是一時的幫助,是長久的關懷。
甚至去發放的時候,就是告訴他們,慈濟緣起「竹筒歲月」的故事,大家將這個法都聽進去了,同時他們開始也懂得要如何來回饋。
這已經經過幾年的時間,都有這樣年年回饋,慈濟還是年年在不同的鄉村,貧困的這個佃農去發放。所以,這一次也是一樣,二百多位的農民,用東西用牛車載來了。
這就是法髓,這個法入他們的心,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生活雖然不是很好過,卻是願意這樣付出。
不論是羊車、鹿車,修小乘行的人,自己懂得要止惡,沒有再行惡。雖然還未很積極去利他,至少他們也已經自利,同時「自淨其意」,不會再糊塗、再墮落。
這樣,才能夠「避離三界火宅」。
這些孩子出來之後,向父親這樣說:「您已經答應要給我們,種種我所愛的東西,到底要給我們什麼?」
這些孩子,聲聞根性,給羊車,讓你知道人生苦難。
根機更高的,就讓他知道人生是如何來的?十二因緣。
大根機的人,就給他「六度」。六度,自度、度他,要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來行在人間。
行菩薩道,這就是大白牛車,就是大型的牛車,這大型的牛車,他就能夠自己載自己,還能載別人,這是大型的牛車。
緬甸農民,都是向人借稻穀,一直都是貧農。慈濟給稻穀之後,輔導他們,豐收之後,能將稻穀捐一些出來,給慈濟再去救濟別人;用牛車,載著他的稻穀,這樣來回饋。這就是大乘。那就是自己已經自救了,豐收了,還要再去救別人。
真正接受佛法,又將佛法來付出,去度眾生,這才是真正佛陀辛苦在人間說法的目的。
「父實為賜與一大車」,不只是要送他們的羊車、鹿車。那位長者,他的心意是要讓這些孩子,人人都有一輛大車,那就是牛車。所以,眾生有善成,就有機緣受化。
這就是譬喻,「應他之機緣」,化現佛之身。
羊車、鹿車、牛車,譬喻三乘。小乘法,雖然聽到佛的教法,光是知道,但是無法發大心;中乘的人瞭解道理,但是保護自己;唯有大乘,能夠自度、度人,這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佛陀慈悲,為了根機不同,所以用差別的方法──小乘、中乘、大乘,用這個前後次序說法,這叫做權智。
菩薩初地開始,一直到十地的過程,已經是到達了與佛接近的境界。
長者在火宅,看到每個孩子都出來了。
這些孩子也向父親討:「你說要給我們東西。」
這個時候,長者開始賜給這些孩子的東西,其實結果不只是羊車、鹿車,結果是給大家全部平等,是大白牛車。
佛陀用這樣的智慧,誘引大家離開火宅,在寬廣的地方、安全的境界,讓人人有這麼大的車──這個大乘法。
學佛者,必定要將心開闊來求法,是要大乘法,不要停滯在羊車、鹿車,人人都擁有一輛大白牛車。
這個大乘,是佛陀希望人人都能得到。(2022.01.22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