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 22:12:35Tellme

【靜思妙蓮華】《信解品第四》窮子喻讀書心得筆記(四十五)

從《方便品》、《譬喻品》,佛陀一直佛陀用盡心思,誘引弟子能夠去除所執著的小乘法,進入一實大乘法。將自己的心門打開,願意與佛的本懷接近了。

佛陀五時施教『華嚴時』將覺悟的心靈境界,對法身菩薩說成佛的法與心境。

面對凡夫要如何引他們入佛法?『阿含時』慢慢誘引讓他們明白因緣果報觀,瞭解『苦集滅道』等等,以及人間無常、生命短暫等等。

說『方等』,破『有』,破除執著的心。說『般若』,五蘊皆空,一切非常微細的『空』的道理。接下來『法華時』過去所開的路,現在要將它回歸一條大路。

『華嚴時』是『法說』。

佛陀在《譬喻品》說『三界火宅』的譬喻。

三界如火宅,眾生就如幼稚無知的頑劣孩子,惹火燒身。父親在門外設三車,用這個方法誘引火宅裡的孩子跑出來『復得大白牛車』。

用窮子的譬喻來回應佛陀。佛陀用譬喻,弟子也用譬喻來回應佛陀,表達他們的心。

《譬喻品》,《信解品》,都以父子相稱。

過去是父親在門外,看到孩子身陷火宅,不忍心,所以設種種方法。

窮子的譬喻,是孩子違背了父親,離開了家庭,這也是用父子來作譬喻。

《信解品》是用『幼稚貧兒比喻弟子無心希取』。

《譬喻品》『述說如來慈愍』,就如慈父為子,那種最懇切的心。

《信解品》,『窮子恐怖疑父』,對於父親一直呼喚他,心中還有疑。就像佛與弟子之間,告訴他『你能成佛』,但是他還不太敢相信,所以『不肯入門』。

學佛要發大心、立大願。聽到佛法真諦要好好用心,不要相信小教。小教,讓心,無法開闊。

要「結緣」,不是「絕緣」,這一點點的偏差,就差很多了。

 在人群中,不受人群誘引我們,不受人群來染著、擾亂心。

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這四位在佛的面前,用最恭敬心來懺悔,過去執在小教,對大法沒興趣。

感覺失誤很多,年齡不斷老朽了,這時候真正體會到佛法。

 這四位長老已經領解了,瞭解過去一段時間,就如諸子,因為遊戲,愛玩愛玩,邊玩邊離開家庭,愈離愈遠,五十年了。

 學佛,就是要成長慧命,接近佛法,甚至要貼佛心。

守戒律「無漏戒」;在我們的精神、腦海中,增加我們的智慧,「無漏慧」;在我們的生活中,增加我們的定力方向,這「三學」無漏,那就是增長慧命。

學佛,就要荷擔如來家業。就像佛陀晚年,將這個擔子交給地藏菩薩,在《地藏經》裡有這樣的描述。

 「二乘」同樣入佛法,聽佛說法,卻是停滯著,所以「見識淺小」。

 大通智勝佛。他在還未成佛前,身為國王,這位國王有十六個孩子。十六位王子也來追隨,發心出家,成為十六沙彌也聽《法華經》不過他們開始接受大法。

 釋迦牟尼佛,是在那十六沙彌的其中之一,現在那十六沙彌,已經在十方都成佛了。我

經文中説有人從小「捨父逃逝」。幾十年間,從富家子離開家庭,一直外面展轉,一直到離開到五十年了,一身都是貧困。

 這就是譬喻小乘的人,好不容易佛已經成佛在人間,有這個因緣跟隨佛陀出家,但是他們還停滯在小法中,退失了大乘。

「父」是譬喻佛,「子」是譬喻弟子。「捨父,喻違佛乘」。到外面,佛所說的道理,他沒有用心去接受,所以違背了佛乘。

五道就是,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業,善惡分類,都是有這個在五道的條件,凡夫都是這樣,在五道輪轉。

 因為無明,欲,起心動念,對一切一切的欲,一念無明三細生,就是引生貪、瞋、癡、慢、疑,還有還有塵沙無明。

 「五陰」,色、受、想、行、識。善一動做好事行十善業;假使惡念一動,同樣是這個色身行十惡業。

一動,五陰俱善;惡一動,五陰俱惡。「五陰」就生出了五十,五十善,或者是五十惡,這就是一念心。

 經文說,「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捨父逃逝」,就像人放蕩時,愛玩,離開家庭就不曉得要回來了,出去外面,就不知道歸家的路,所以「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

 「逃」。就是違背,是背覺,愈走愈遠。「趣向六道生死」。

 背覺合塵與無明混在一起,所做的都是無明,這樣叫做「逝」──遠離了。

「背離師教,縱逸己意」自己隨心所欲,究是「背覺」與無明又纏在一起。

這種「背覺合塵」──違背了教育,去做錯誤的事情,開始「久住他國」,這樣永遠都在外面。

佛陀一直一直要強調,強調他只是教育眾生,教育眾生找回我們自己的本覺,找回眾生自己的本性。

若想找回自己的本覺,唯有好好修行大乘法,在人群中,不受人群的人我是非染著到,這樣本質,才叫做真清淨;真清淨就是健康。

「十」就是天道要行十善,在天道中。天道福享盡了,還是要再墮落其他四道。人間就再善惡浮沉,在五蘊之中,色、受、想、行、識,一念惡起,在我們的身上,這個色身就具足了十種的惡,五陰之中就有五十惡。

 色、受、想、行、識,五蘊,看得開一切皆空,叫做「五蘊皆空」。

學佛,要真正找回自己的本覺,不必在很遠找,自己的心,每天要好好多用心。

因為過去的因緣,大家有緣再集合在一起,一起聽《法華經》。佛陀說法四十多年,從開始他們就聽了,卻是一直到了法華會時才真正大開解。

過去大家都認為「我顧自己就好了。佛陀在教大根機的人,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這與我無關。」所以不用心,沒有啟發他們的心。

一直到講《法華經》時,佛陀就開始針對著,常常跟隨佛陀的弟子,讚歎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提起了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接下來為舍利弗授記。

《法華經》,在《序品》從還未成佛,未來當成佛的彌勒,與過去已成佛,龍種上尊王佛,教過七尊佛的文殊菩薩,一個來問,一個來對答。《法華經》有這麼多過去成佛的菩薩,倒駕慈航來護釋迦佛的道場,這是多麼不可思議!

《信解品》四位人人所知識的大比丘,僧團的領導者表達過去,已經疏忽了過去佛陀所說說的法,也表達自己年紀大了卻也是啟發他們的大心。在《譬喻品》所聽到的,希有之法,現在對佛陀的心懷,大家了解了,佛佛道同,這時候來發心「獲開悟之善利」開始對行菩薩道要用心了。

年紀幼稚表示所見還很淺,還沒有深入。譬喻像幼稚的孩子很頑劣,捨離了父親,往外去遊蕩,在外面久久不知回來。

「十」是譬喻天,生天,十善業生天。

「二十」譬喻人間善與惡,造十善,就再生天堂;造十惡,那就要,墮地獄、餓鬼、畜生道,這是在人間。

「五十」表示歷盡滄桑了,這樣再加上了窮困,已經是很貧困心中已經沒有法,全都是煩惱無明,非常落魄。

本具,人人本具佛性,現在已經啟動原來的佛性。

「識田」,「識」,一般的經典都說到「第八識」。「九識」到了第九識是成佛的識,就是清淨無染的識。

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識」。

造作十善或者是十惡經過第七識──阿陀那識(或譯「末那識」),這個第七識,在心田裡不斷在耕作、在製作之後的結果,那個種子就在第八識中。

這第八識有善、有惡「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第八識隨著我們善惡業的因緣,去受生受報,這就是凡夫都是用到第八識。

有因緣聽到佛法發心來修行少欲知足,但是無明、煩惱、塵沙惑,還未斷,還不乾淨,所以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我們就差不多,用到這裡而已。若能進步煩惱都斷盡,就如舍利弗、須菩提、迦旃延、摩訶迦葉、目犍連,他們已經煩惱都斷盡了,現在開始啟發他們的大心了,這叫做「一歷識田」。從凡夫,六識、七識、八識,這樣經歷過來,心都已經清淨了,開始要來啟發大心接近了九識,了解了不會受污染了,叫做「一歷識田」清淨無污染的第九識了。

「道種智」,「道種」就是智慧,道種智、一切智,佛智清淨,這是一個清淨的智慧。

「慚愧」,要時時有慚愧,保護我們自己,慚己愧人,要常常保護我們自己,不要這個欲念、瞋恚,遇境就生起,不要。要時時對己要縮小,對別人要尊重,這叫做慚愧心,這也就是聖財。聽,聽法要用心聽,聽了之後,要懂得喜捨,就是布施,造福人群,這也就是財。我們的法入心來,才能「忍辱」,在芸芸眾生中,就要懂得忍辱。人群中修行,各人有各人的習氣,要心寬念純,要懂得善解、包容,才有辦法在人群中不起懈怠心,所以必定要忍辱,這樣也是修行的財。又再,才能得到「定慧」,戒、定、慧「三無漏學」,這樣才不會退失道心。這叫做「七聖財」。

在這五濁八苦中,叫做「困」;已經困在這個範圍裡,在五濁惡世受八苦。就是因為缺了「七聖財」。這表示眾生輪迴「四生」。「馳騁四方」就是在「四生」,「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就是這樣在生活,在這種「四生」之中,這樣生死、死生,輪迴六道中,所以受盡了很多,生、老、病、死在這人間的險道,多陷阱。

所以學佛要用心,修行是歷劫以來所結的緣,現在趕緊把握在,未來長久的時間,眾生也有成佛的那一天。法財,法的財富,來滋潤我們的慧命,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凡夫,不瞭解人間的真相!一輩子勞勞碌碌,愛恨情仇,就在這當中不斷累積。好像一場舞臺上在演的戲一樣。

經文中「其父」譬喻佛「佛慈愍,不捨眾生」。

「先來」是「佛念眾生,出入於此三界」。

佛陀是為眾生出入於三界,倒駕慈航,所以示生示,或者是示入滅」,生在人間八十歲,示入滅。這已經是很久,不是這次而已,是生生世世都這樣,是因緣成熟,這次叫做釋迦牟尼佛,化這個成佛的相,化入滅的相等等,來教導眾生。(2021.11.15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