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妙蓮華】《譬喻品第三》火宅喻讀書心得筆記(三十六)
人生本來是短暫,卻是偏偏人們將它執著為永恆,一直將就世間一切,貪無止境,名、利、地位等等,複製著無明惑。
彼此之間,說不定過去是至親至愛,卻是今生反目成仇。佛的經典中,時時佛陀說因果、談譬喻,無非就是要讓眾生瞭解,人生不是只有今生此世,還有無量劫的時間,以前的前生、前世。
佛陀也曾墮落畜生道,《鹿王經》或者是《象王經》裡面是過去佛的前生前世。
人生在這個六道,隨所造作善、惡業,帶著這個善惡業,到每一道去,但任何一道,只要善念一起,那個惡道的業就能夠提早消。
就像在佛陀《阿含經》裡面,佛陀向他的弟子就說,修行要把握當下,要時時提起無常觀。
佛陀不斷告誡,這個世間,若是一迷茫,開始一念無明,只是一念欲心,無明不斷複製,遮蓋了我們出這個火宅的門,這就是障礙。
所以必定要及時把握時間,要「體解大道」同時也要發無上心,這樣,才有辦法瞭解諸法,才更能夠體會過去的過去,未來的方向。
管慈父用盡告急的口氣:「趕緊快出來,裡面火開始了。」雖然這樣怖畏的事情一直說,宅中孩子們卻是還是如如不動。
「長者悲念」這位慈父的悲念,說生死怖畏,說了很多很多生恐怖畏。
這個世間,到底有什麼是永遠的?全都沒有,所以長者用種種方法「說生死怖畏之事」用種種的方法,催促大家要趕緊出來,用種種的方法來誘引、來譬喻。
佛陀初成佛的時候,設種種方便權教,來適應眾生的根機。雖然是用方便權教,卻也是隱含著,那個大乘真實之法。
大乘真實,那就是要告訴大家:「人人可成佛,人人本具佛性。」
「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不想要出去,戀著在這種,世間名、利、地位之中,真的是很苦不堪。所以,佛陀無奈,所以「復思以大乘,因行之門示之」。
人最重要的那念初心啟動了「總一切法,持一切善」若能夠這樣,人間為善、造福、結善緣,這樣那個障的門才能夠打開,沒有障礙才能夠直通諸法實相的境地。
世間的欲念愈來愈多,生活方式不同了,在這個時代變遷佛法修持慢慢淡忘。
像法,經文,或者是所雕塑的佛像,也慢慢變成了一種商業化,就慢慢沒有起尊敬的心,修行者已經與現在的生活,都相同了世俗化了,所以,這叫做末法。
佛陀覺悟之後那個心境,接受到天地宇宙萬法真理,智慧覺海。現在是末法,已經都變樣了,這種的心境不存在了。
「瞋火怒風嫉能妒賢」這都是人現在的心理。瞋,發起脾氣來,如火在燒一樣。瞋,就是發脾氣的心,就像火,怒,像風,你看,火種點起來,風再吹,火與風同時。
菲律賓水災,在水災上再加上了火災。日本的地震,海嘯之後,同時也發火,整個村也是這樣燒,接下來核能電廠也是這樣,漏出來,禍延到這個時候,海面上的污染、空氣的污染、大地的污染。看,這豈不都是人心嗎?災禍一起,這樣同時會合起來,苦不堪啊!
若不是山河大地不斷破壞,怎麼會這個時候氣候會這樣?怎會有這麼多的污染呢?哪有大地的傷害呢?
眾生共業,災禍不斷,所以這個大宅的大長者,不斷一直在呼籲,大家要趕緊離開這間火宅,這間大房子,已經火從四面燒起來了,危險啊!大家要趕緊出來。
這是譬喻佛陀他在人間,來到人間,無不都是要叫醒人。心這個貪、瞋、癡、驕慢等等,懷疑,這應該要趕緊去除,因為這是會造成,人生險惡的惡源。
聽佛法以後將煩惱啟開,撥開了煩惱,智慧就現前。智慧現前信受正法,依教奉行更要身體力行。身體在修行,心也要修行,所以「身心猛利」。這個智慧真的是力量很大,只要能啟開無明發揮智慧,其實能為天下人做天下事,這也是一念心。
就像慈濟人不忍心一群老人、病、殘障的人,家庭的污濁,一群菩薩就這樣親身進到裡面,去為他清掃,將人帶出來,為他洗一洗身體,頭髮剪一剪,換上乾淨的衣服。頭髮,都為他整理好了,裡面也為他清掃乾淨了,牆壁又漆過了,整個都亮麗起來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若不用功,去清理這些骯髒的東西,那個清淨的景象,就無法現前,所以「能修梵行」,這是很重要。
梵,就是清淨的意思,很乾淨。我們所修的行,沒有污染的行,能夠掃除污染,力行清淨,保護我們的身與心。這是佛陀已經這分的神通力。
神通力:神即心神 謂靜心照物 種種分明 皆隨定力度眾生
所說的神通力,這不是變化的神通,佛陀就是轉法輪,轉惡濁為乾淨,轉惡為善。
「視火好玩似美景」就像只會玩的人,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等等,迷失了他原來清淨的本性。
菩薩修行不要做一個名稱的菩薩,我們要做一個真實發心、身體力行的菩薩,要修梵行,心要清淨,入人群中,去為人群,恢復清淨的本性,這叫做轉法輪。
證嚴上人開示:「四生慈父護子心,不忍生靈受災苦,四大不調急迫逼,唯心淨化轉為善。」
佛陀,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他護念著四生的眾生,一直就是用像慈父的心,多少的眾生都如他的獨子一樣。
佛陀疼惜眾生,是生生世世,佛陀疼惜、愛護眾生,是眾生的慧命,不只是人生,而蠢動含靈皆有佛性。
四生,那就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
眾生,沒有離這四種生態,所以佛陀叫做四生慈父。
人生的父母,只疼自己「親肚腸」生的孩子,但是佛陀所疼惜的,是這四種生類,天下一切眾生,無不都是佛陀所疼惜、所愛護。
佛陀愛護子的心,就像世間人父母愛護,他的單生獨子那種的心,所以不忍,就是一念的不忍心,不忍生靈受災苦,這是佛心。
佛心就是期待人人都能夠見如來本性,人人的本性清淨,清淨如來的本性,希望人人能得大涅槃。
涅槃,那就是叫做寂靜、清淨,非常寂、清淨、光明的心地。
佛陀慈悲,希望人人,能夠回歸人人本來具有清淨如來本性,這是永恆的福、永恆的樂。
不過,眾生偏偏不受教,一念無明起,開始就複製了無量數無明,來自我覆藏,所以受很多的苦難。
人在這麼微不足道的人生,生死短暫,卻是造了無限量的業,這業就是受盡災難,佛陀不忍啊!
最近常常看到,不同的國家,所有的災難,慈濟人就地在救濟。人與人之間,苦難的人受災,發心的人去救災。受苦難的人,欠缺糧食;造福的人,菩薩,福慧雙修,將糧食送到達。甚至要引度他們,啟發人人的心,還是身體力行,表達最尊敬的愛去付出,這就是菩薩在人間。
佛陀要來淨化人心,也就是說法,希望人人的心能轉惡為善。諸善奉行,諸惡莫作,這是佛陀最根本的教育,所以要轉,轉法輪,將無明轉為智慧,將惡念成為善念,這都叫做淨化人心。
凡夫,無明已經不斷覆蔽諸根暗鈍。就是五根、五力已經不夠了,我們的根力,已經鈍掉了。
身體的五根,那就是眼、耳、鼻、舌、身,去緣這些境界起貪著,都是沾染無明,所以全都暗鈍了,三慧就不生。什麼是三慧呢?就是聞慧、思慧、修慧。
聞、思、修,這能增長我們的智慧。
要多聽法、要多思考、要多身體力行,這樣才真正能增長的智慧,慧根、慧命,才能從這樣產生出來。
發大心、立大願,提升成為上根智,這才能堪受大法;受大法,我們就要身體力行轉法輪。
中、下根機,就是要行善、造福,要結好緣。中、下根機,無法體會佛陀的心境,但是能依教奉行。
學佛,要用心在佛法中,身體力行,行法在人間,要時時多用心。
證嚴上人開示:「修學法度有情人,淨意自在菩提願,明心三慧四諦法,無漏三學共一心。」
大家都發心要學佛,佛法入心,還要發心度有情人。不是只要自利,我們還要兼利他人,不只是要自度,還要再普度眾生,這是學法的目標。
除了心要清淨,要自在,自在於菩提。首先要去除煩惱,將心自在在菩提道中。
若能這樣就是「明心三慧四諦法」心自然非常明「三慧四諦」,「三慧」就是聞、思、修,聽經,要用耳根來聽,用心聽,用心,法從耳根入心來,這就是聞。聞,聽經之後,還要再「思」,好好考慮看看,現在說過的法經過了思考,就要起行那就是「修」。所以聞、思、修在聽法不能缺少的,這叫做「三慧」。
「四諦法」有幸能夠聽到佛法,知道人生是「苦」,苦的來源那就是因為「集」,「集」了種種種種的因緣,有「苦」的感受。
所以這個「集」,就是在造業的過程,不知不覺會造很多。造作之後,結果種子就入我們的第八識。外面的物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是這個種子隨著我們生生世世走。這就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五蘊熾盛」在內心製造煩惱,不斷綿綿密密,如此循迴、輪轉,這是「集」苦,就是這樣「集」來的。
學佛之後,我們了解法,過去這種恩恩怨怨,我們清楚、了解了,所以,付出不求回報,也時時說感恩。有接觸到的就要行善,就要造福,就要結好緣,這就是要「滅」苦的方法。
「苦、集、滅、道」要修行於「道」這條路叫做菩薩道。這四項就修行的基礎。
佛陀所說的,三界之內是一大火宅。就像現在的世間,不論是歐洲、美洲、澳洲、亞洲,都是很多四大不調的災難。
地、水、火、風不調,已經在天地之間,造成了很多的災難,這個「苦痛切己」。
長者,大長者,其實是釋迦佛就這樣說「我及諸子必為所焚」這是眾生若有苦,佛就會不安。
所以,譬喻佛以大乘法化來化度,教化來度化,希望人人能夠保得慧命。
世間眾生共業,佛陀不放棄,用大乘法來度化,希望眾生能夠保存著慧命。生命的損失,那就是共業了,但是人人的慧命一定要保存。
所以不要只是在宅中遊戲,互相之間不懂得,要趕緊隨佛說法而修行。
善惡之間在那裡浮沉,無法出離這個三界火宅,要時時用心,慧命一定要保住。
在現在這個世間,不只是保住慧命,還要成長慧命「修學法度有情人」。
心意要清淨,要在菩提道上。要「明心三慧四諦法」更需要「戒、定、慧」要共在一心,才有辦法脫離這個火宅。(2021.11.05)